美文网首页
为政篇11到19

为政篇11到19

作者: 我就是万人迷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16:46 被阅读0次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自解】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

(1)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自解】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_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自解】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自解】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自解】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2•16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释】

(1)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自解】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2•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自解】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相关文章

  • 为政篇11到19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

  • 为政篇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桔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感悟:此章讲用人之道。用人颇有学问。不...

  • 《论语》为政篇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鲁哀公问道:‘’我...

  • 《论语》为政篇19

    【原文】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②诸枉,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

  • 【论语】学习总结

    从7月到11月,经历了四个月的时间,我学习了【论语】的【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及【里仁篇】。经过这段时间...

  • 《论语》为政篇11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通过...

  • 《论语》为政篇11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了。...

  • 《论语》为政篇(11)

    第十八: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 《论语》为政篇19/24

    2021.09.10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樊登...

  • 为政篇1到3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政篇11到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v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