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具有一种荒诞的真实性,而真实有一种真实的荒诞性。”——王小波

之所以会以王小波的这句话作为开篇,是因为上午正在游云岩寺塔(即虎丘塔)时,突然看到手机新闻里跳出香港演员任达华先生在中山市出席商业活动遇刺的消息。视频里行刺者气势凶猛,刀刀恨不得致任先生于死地的画面,直叫人毛骨悚然。好在任先生虽已年过六旬,身手却仍然敏捷,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灵活地躲开了后面可能更大的伤害。

有意思的,或者说荒诞的是,任先生在向朋友求助,让对方帮忙联系医院时,还不忘绅士地说“在台上有个发神经的朋友拿刀砍了我一下…”后来警方迅速破案,证实行凶者果然有精神障碍。
在突然而来的伤害发生后,任先生的临危不惧和积极自救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说实话,现在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当明星的尚且如此会有如此遭遇,我等平民百姓对于安全问题自然更是不敢掉以轻心。时值暑假,几乎每一个网红景点都人满为患,因为有前车之鉴,看到人太多的地方,我们不妨绕道或错峰而行。


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残高47.7米。
在游虎丘塔之前,我们雇了一条船从南到北绕了一圈,遗憾的是,夏日游河虽然浪漫,但是或许是周边都住满了人家,现在河涌里的水质实在不敢恭维。如同这里满目的粉墙黛瓦尽管很有生活美学气息,但是在老城区狭窄的马路上却被许多横冲直撞的电动单车给破坏了心情一样。



第二站是“中国园林之母”拙政园。
进园时,正是下午气温最高、游客也最多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多了解一些拙政园背后的故事,我们聘请了一位讲解员。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在园内走了一个多小时,了解到这座闻名于世的园林古建是明代一位月薪仅四十五两,因被贬(从五品到七品)愤而辞职的官员王献臣花了三万多银两买地建造的,设计的重任则委托给了当时的著名画家文征明。
文征明以水景为主体,因地制宜,根据园中的河道、沟渠、湖塘来设计景点,各景点因水而彼此呼应。同时,文征明移栽了大量的竹树花草,将“植被”作为园子的点缀。有学者分析,在园中的31个景观中,超过一半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关。此外,文征明注重营造园内的文化氛围,认为这是园子的灵魂。他依靠自己独特的身份,将诗画中的隐喻引进到视觉层次中。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体现此园的意境。




在我看来,最震撼的并不是园子里各种花尽心思建造的园林景观,而是园子的主人对生活极致品味: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有专门的观景亭;为了听雨而种芭蕉,为了更好地欣赏昆曲,而将屋子的顶部设计成可以产生余音绕梁效果的“卷梁”,其他小到每一种家具的设计和摆放寓意等等,不止是极致匠心的体现,更反映了文人雅士和当时精英阶层对精神生活的极致追求。



第三站是有“假山王国”美誉的狮子林。
这里曾留有乾隆帝下江南时的御笔亲书。因为临近闭园时间,没能请到专业的讲解员,一行人只好自己跟着感觉走了。



“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在园内转了一圈,除了上述官方介绍的特点外,个人感觉狮子林最震感的却是园子里各种精巧别致的窗花和门洞设计,几乎没有一处是雷同的,这得有多少的巧思和对生活的热爱蕴含在其中。
话不多说,还是上图吧!








晚上还乘船游览了一圈古运河,在船上听了一段苏州评弹。坦白说,这位年轻的评弹者的演唱水准非常一般,一个小时的游览过程中还穿插着商业行为,难免有走马观花之嫌。




始于颜值,终于内涵。在当今千城一面的钢筋水泥世界中,如果没有这些汇聚了古代先贤们智慧与力量的古建和文化遗迹,苏州这座城市一定会顿失光彩。而我们这些后人除了心怀感激之外,就是继续努力,让这座城市因为它们和自己的存在而永远熠熠生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