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我意识到旅行是有不同分类的,有游走的旅行,介于风景人文历史之中,也有思想的旅行,介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中。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隔开的,有时候深度游走的旅行就是一场穿越精神世界和物质现实世界的游走,用脚步和双眼来触摸真实的物体。
我时常渴望一次深度旅行,人只有把自己放空到一个未曾到达的世界中,才能用全身心的触觉来感受那里的一切。现实和日复一日的灰尘才能够得到彻底的涤荡和填补。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旅游的距离决定旅游幸福的指数,越远的地方,幸福指数越高。
然而,现实中每个周末短暂的时间枯萎了很多渴望。一次深度的宽广的旅游总是可望不可及,在太多等待过后,这些渴望往往被失望蒙上了幻想的标签。直到今天,我经历了另一种世界的旅游,打开另一个世界。
这次旅游时间很短,不超过两个小时。纵深不深,只在一公里范围内。跨度不大,只在物质世界中产生。影响不多,只在局部某一方面。
下午六点的样子,天还没有黑下来,西边有火红的红烧云一样的明亮,天空有些玫瑰红的美意。我就在这个时候走入第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是一套135平的四居室,楼房外面的颜色已经有些泛白,四周其他建筑上爬满爬墙虎。一门之外和一门之内,两个世界。

房主不懂CAD画图,也不懂ABC,但在空间和布局的合理性上做了细致而缜密的布局安排。作为居民住房,首先考虑的是功能使用,使用包括实用和适用。祖孙三代全部兼顾并确保各自有私密空间,于此同时还有共用的公共区域,在这套房子中得以很好的诠释。四个房间,三代人各居一个卧室,第四个房间则居于居室当中,每个人都可以在第四个房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比如,年纪大的老人夫妇可以在电脑桌前看电视玩电脑织毛衣,到了晚上年轻夫妇回到家,电脑桌就变成他们的办公桌,孩子则在电脑桌对面另一半区域内玩耍或做作业。晚上老人则多半喜欢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或会朋友,而年轻的三口则只需要把功能房房门关上完全不受外界干扰。于此同时功能房中布置了两面墙的橱柜,可以确保所有使用人的物品搁置,包括衣物、玩具、电子产品或其他摆件物品。

房间使用人会有不同阶段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对于小孩子,在孩子的卧室里布置了她长大以后要使用的书桌和衣柜,在客厅中放置着适合小朋友拿取的矮小的分割柜子。这样小朋友无论是自己在房间里玩或者在客厅里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显然她会很满意这种布置。客厅里放置的东西并不多,沙发和茶几以及电视机,其余地方保证通畅,便于小朋友在家里行走玩耍有足够的空间。而在年轻夫妻的卧室里还因地制宜布置了电脑桌和晾衣架,便于年轻夫妻能够有一个独立隐私的空间。
厨房和卫生间则是家中所有人都频繁使用并常常有高峰撞车的地方。原有房型结构只有一个卫生间,8个平方。在房屋设计时,房主仔细布置了高峰期实际解决方案—两个独立的卫生间和两个干区,并充分利用马桶上方的空间放置搁物架和洗手台旁边储物柜以及墙面高低毛巾杆。8平方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无论是立面还是高空处。细节处的设计令人啧啧称赞,尤其是在观摩日本空间大师的改装作品后再来看这家的空间设计,更加令人赞叹。更何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是房主自行设计,并无设计师指点。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这套房子安装了中央空调,但还是在卧室中安装了吊扇,便于空气流通和节能。


在这里因楼房结构而造成的固有的房型结构得到了改变,改变是通过那些柜子尤其是顶天立地的柜子们来实现的。我们在这套原本是两房一厅的房间中走了几遍后才发现设计师真的做到了在不改变固有结构的基础上对房型结构的空间进行了颠覆性的分割。这种分割使用了柜子和颜色以及唯一设计性的家具来实现的。无论是低垂的吊灯还是长相别致的沙发和柜子都在这场设计宴会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我本来是想参观这户人家的厨房,从图面上看,8个平方的厨房被主人用中西合璧式橱柜得到统一,两个灯相距不到一米,扣灯和吊灯,法式彩色玻璃扣灯和橘红色吊灯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主人说这两个灯是用来装逼的,实际上这一套两居室远胜于这句话。房主和设计师是多年的朋友,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图纸,房主也根本不知道将会交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设计师包揽了房间内所有物品,包括窗帘和地毯事无巨细。

因为第一家布置的实用而精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走到第二家则完全打翻之前的印象,因而给人以一种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完全不是因为空间或物质所能解释的。如果说两者之间能有什么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智慧。前者是实用主义真实的智慧结晶,后者是设计师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智慧之果。第一家已作为精品样板房备受青睐,第二家则像一枚极具个性的艺术品,并不在乎得到所有人的赞同,只需遇到懂它的人。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果有之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