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荣格说,如果一个人出现过度补偿,这时候要发现其隐蔽的情结就比较困难。
所谓过度补偿,是说一种核心情结被另一种暂时拥有更高心理能量值的情结所掩盖。而这种情结之所以拥有更高的心理值,是因为这人故意把他的心理能从“真正的”情结转移到另一种“伪装的”情结上。
例如,一个人因为自己缺乏男性气概而有一种自卑情结,为此他可能产生一种过度补偿,这种过度补偿表现为锻炼和展示自己强健的肌肉,夸耀自己的男子汉气质以及对任何在他看来显得女人气的东西表示反感。
实际上,这个人属于那种因自己身上的女性气质而自卑,因此就对别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非常敏感和过分指责的人。
这些分析总让我反思我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深知在爸爸的父辈的观念里,那些家族“长老”们对生男孩有多么重视。但是爸爸妈妈迫于政策的压力,只生了一个孩子,我,女孩。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我的性别,对于家族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有时候,我会希望自己是一个男孩,所以我也会表现得像个男孩。
小时候喜欢裙子,但不常要求买裙子;后来,向往言情,却常常读武侠;我甚至不允许自己喜欢粉红色的东西。
在某些场合,我还会抵制一些富有女性特征的行为。
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对某位女老师在课间窃窃私语讨论八卦,并谈论孩子和家庭琐事的行为心生厌烦,我连带着对这位老师也有抵触心理,还影响了学习,导致这位女老师主持的那门设计课我没有拿到优。
而对于男老师主持的设计课,我都会很认真,他们极少在课间闲谈琐事,我那时候认为他们很有专业精神,至少没有三姑六婆的做派。回想起来,男老师们主持的设计课,我基本上全拿了优或者优+。
我的这种情结一直延续到毕业后进入职场。我从来不像有些女同事那样在办公桌上摆些可爱的玩偶或者家庭照片,即便是后来我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了,我也不曾在房间里摆放家庭照片,我种一些绿植,添置了一些个性化的陶器雕塑。
而且,我也不喜欢在工作时间参与女同事们关于衣饰和化妆品的讨论。我的衣裙都是简洁、干练、知性的,只有在休息日我才会穿上那些带蕾丝或者蝴蝶结的衣裙。
即便是大姨妈期间出差,参与比较辛苦的调研,我也不允许自己娇气。
我原本以为,那些女性化的象征,似乎是专业精神的反义词。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是因为我对自己女性性别不满意且心生抵触,所以极力掩盖自己的女性特征。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性别都不能完全接纳,谈何完整地接纳自己呢?所幸,当我意识到这的时候,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