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到坟头跪拜才是清明节的高潮或者说是重头戏。
清明清明,云淡风轻,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满眼的春光,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但赏春不是清明节的主题,而是纪念缅怀先人的节日。
至于为何缅怀先人选在清明节,那是古人的智慧,也许是借故游春倒是一个不错的理由。据说古时候大家闺秀平日里是不许见生人的,唯独清明节可以走出深闺,这样给了纨绔子弟以一窥秀色的机会,所以给了哀思的日子涂上了一抹乐趣。现在的小伙当然不会非要等到清明节才能饱餐秀色,现在平日里满大街的美腿秀色,肉浪滚滚,但趁清明节感受春天的气息倒也是乐此不疲。所以即使清明时节雨纷纷,也难见路上行人欲断魂,但见嘻嘻哈哈的人多。
因为清明节是鬼节,所以唯独清明节没有节日快乐一说,哪个人微信上问候你清明节快乐!那肯定是个二百五。因为那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感念祖宗那是人性的体现,《动物世界》里看到有的动物对死去的亲系个体也有不舍之情,但没有像人那样持续地长久地对逝去的亲人具有恒定的思念之情,所以哪个人数典忘祖那是大逆不道的事,被骂为畜生。蒋介石与毛泽东争锋落下风,去挖毛氏祖坟,说是挖断毛的龙脉,其实是想对毛的人格的侮辱和泄愤,那是极不人性的愚蠢举动,其结果倒是自己失去了人性,所以说现在吵架骂人也不要骂祖宗。
清明节,拎一串纸钱,置一壶水酒,备若干供品,与亲人们一起浩浩荡荡聚集在先人的坟头,追思恩情,凝聚亲情。在先人面前,无论官员平民、贫穷富有一律平等,都得跪下双膝叩三个响头,以示对已故亲人的崇敬与思念之情。随着纸钱烧化的烈焰升空,爆竹声响彻旷野,完成一次阴阳两界的灵魂碰撞和情感穿越。
有生就有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人就在生死轮回中享受了N个春天。人死了,那是生物体肉身的湮灭,是生理生命的终结,但不是人的彻底终结。因为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有着情感纽带的维系,逝去的已逝去,却留给活着的人无尽的思念。但维系有强弱,强弱的程度和死去的人留下了什么有关。人死了,但还会活在某些人的心里。 比如:孔圣人留下了儒家思想,那是人类的智慧之果,那是一缕耀眼的华夏文明之光,将穿越时空,随着人类文明的延续永远闪耀,所以孔圣人几千年了还活在华夏子孙的心里。又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引领华夏民族走向文明富强,如今人们还会怀念他们。而像希特勒、秦桧等人,以相反的方式让人们不会遗忘。这就是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
普通人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精神遗产,至多有些财富遗产,那就不会流芳百世,不超过三代就会被后世遗忘。爷爷的爷爷谁还会记得他的名字?即使有家谱记载他的名字,那也只是个传说。人们怀念乔布斯,不是他创造了多少财富,而且他创造了一个时代。除非在创造巨量财富的同时又留下了不朽的精神,否则,不会青史留名。 平民百姓,唯有真诚、善良、仁慈、博爱,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家风,教育好下一代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过一生,这是平凡人的精神遗产,这样的话,活着受人尊敬,死了有人怀念,但别指望永垂不朽,三代足矣!
今年我跪拜先人,也许再过几年我也成了故人,N年后不是也许而是肯定今天跪拜的人被跪拜,这是上帝制定的铁律,谁也无法逃脱。帝王将相,富贵贫穷都将化为一缕青烟成为过去,人生的起点不同,长度不同,道路不同,但终点却相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我们在享受春光的同时能留下点什么,给跪拜的人为你骄傲。比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个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如今啊,不再忧愁,因为他也到了里头,但他为我们留下了《乡愁》。
清明清明,可让人们的灵台更清明。在先人坟头,跪下去,感念祖宗恩赐我生命,站起来,告慰先人我未辱没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