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从屯溪老街带回来两块小小的石头器皿。
一个写着“止语”,一个写着“静”。
盛上水,插上绿植,放在办公室电脑旁边。
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学会“止语”,保持”静”。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们,不要串门。
东家长李家短的容易招惹是非。
从古至今有太多“祸从口出”。
西汉时期,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惨遭宫刑。
生活中随处可见“快言快语”的人。
在公园里跳健身操。
跟随音乐蹦跶时,听到两个中途加入的人在聊天。
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是不是新买了房子,哪个小区?价位多少,对方刚一一答复完,问的人就一顿狠批,这小区不好,买这不如买某某小区,你这价位太贵了……
作为一个陌生的旁听者,我都觉得心生不快,何况当事人呢?
买房子是大手笔的投入,有的人甚至耗费了大半辈子心血。
不能认同也不能随便喷吧!
一路走来见识过太多语言的杀伤力。
作为资深理赔人员,每年都会看到未成年孩子因自杀来理赔的案件。
究其原因,真的仅仅是因为学业上的压力吗?
那个被母亲声色俱厉句句紧逼后,决绝推开车门跳下高架桥的上海男孩,如果母亲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沉默,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又怎能激愤到生无可恋。
学业的压力,老师的责备,有时只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时,我们祈求的只是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呀!
为什么走着走着,父母就背离初衷贪婪起来了呢?
人类进化到现在留有两只耳朵一张嘴,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多听少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