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男孩儿,今年6岁,怕痒,爱笑,只需把手在空中做逗痒之态,就能笑得天翻地覆。笑起来,快乐的音符会把屋外的阳光吸引进来。
很早想写写他,但担心别人说“矫情”。人家谁没养过男孩儿,就你家的可爱?
最近,男孩儿开始喜欢爸爸,随着疫情渐退,爸爸基本每晚都回家。他开始缠着他玩儿,哪怕床上打几个跟头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游戏,也乐此不疲。
我想,还是写写吧!再不写,真的长大了。
01
你还能再“暖”一点吗?
不知道他的性格像我俩谁多一点,或者和我俩无关,一年半的幼儿园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反正,他是超暖暖男。
周末,女儿没有早自习,头晚睡前打了招呼,想多睡会儿。8:30,早饭熟了,进去探探,还没有起床的迹象,我心里有点不爽。
该起的不起,不该起的却很早,儿子7点起来了,咋咋呼呼的要大扫除,收拾玩具,拖地,直言“我们今天大扫除,要计划计划”。
8:40,再一次唤女儿起床,听屋里依然没啥动静,心中的火苗不觉旺起来。好吧,冷静,冷静,这个寒假我们一直和平共处,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自毁形象。我自己吃自己的,谁爱咋咋地。
一番心里较量后,我坐在桌前,拿起筷子。此刻,儿子跑过来,质疑得小眼神看向我:“妈妈,你不等姐姐吗?”“她不起床,我自己吃了。”“你等等,不要吃哦。”
只见小短腿扑棱扑棱得,客厅里转悠了半天,没找到哨子,找来一支铅笔,一把尺子,试了试,摩擦也有声音,然后跑进姐姐屋里。
果然,1分钟后姐姐出来了,虽然也听到姐姐几声怒吼,好赖是起来了。这下我可以吃了吧,再一次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凉拌的荠菜,味道不错,一回头被这个家伙逮了正着,我赶紧使劲儿咽了下去,“妈妈,不许吃,等姐姐。”
怎么这个时刻,我倒成了一个偷吃的妈妈。不过,这并没有结束。我被从凳子上拉起来,站在餐厅门口,他站在另一侧,一脸严肃的说:“妈妈,站好!一会儿说欢迎就餐。”
好吧,这哪里说理去啊!我辛辛苦苦把饭做熟了,还要像服务生一样,恭候客人就餐。但有什么办法,一个都惹不起。
正在我揣摩着下个回合怎么收拾他俩之际,女儿洗漱完毕,抬头看见这阵势,大笑不止,然后就是愧疚的看了看我:“妈,我以后早起。”又看了看弟弟:“你以后别锯我床了,我也不吼你了。”
哈!那一瞬间,仿佛万丈阳光抚过我们身旁,大家都笑了。休闲的一天从这个插曲中开始了。
寒假伊始,儿子战队就站在了姐姐一边,“妈妈,你干嘛吼姐姐?”“她不好好写作业。”“不写就不写呗,作业有什么好玩儿的。”女儿那头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
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我慢慢的平和下来,基本都不敢吼了。我不知道幼儿园里的老师是怎样做的,但是拒绝语言暴力已经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静下心来想想啊,生命中还有什么比得上一家人和谐快乐更让人欢心喜悦的呢?而一般家庭矛盾的制造者,多是“我”这样的妈妈,好好反省反省,面壁思过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