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顺序”?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没有想过进食还要讲究顺序?往往是:什么食物摆在眼前,就往嘴里放什么;很多人无意识的张着嘴,吃着饭;更多的时候,根本不看食物是什么。眼睛盯着的,大概就是“手机屏幕”吧?但是,实际上,进食顺序,与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血糖的反应以及饱腹感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有一本书叫《第一口》,人们在吃第一口食物,在咀嚼和消化的过程中,肠胃会随着食物成分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第一口是先吃馒头,还是先吃鸡腿,肠胃的反应会有很大的差别。那么什么顺序才能让我们无论是在平衡饮食,还是偶尔“放纵”的时候,都尽量不让这些碳水化合物对我们的血糖水平造成太大的影响呢?
最后吃碳水化合物
对!!!就是最后吃碳水化合物。
我们可以试想:先吃碳水化合物,糖分就会最快进入血液,胰岛细胞就得第一时间制造胰岛素来降糖,糖分入血液越多,胰岛细胞越的拼命工作。
但是,如果我们先吃蛋白质及脂肪(一般吃肉时,蛋白质和脂肪都是裹挟着进入消化道的),它们对血糖的扰动很少。当胃遇到鸡肉、鱼肉、牛肉等难搞的营养素时,胆囊释放出胆汁,其中的胆盐特别擅长对付脂肪大块头,它会用包裹的方式把大块头——脂肪包围,形成一个很容易被脂肪酶击破的结构,然后胰腺就从容地释放出脂肪酶来瓦解已经是“瓮中之鳖”的脂肪。很少惊扰血糖。而且人们先进食蛋白质及脂肪时,饱腹感很强,人们很快就没有胃口一直吃下去了。继而,更愿意去吃清单的绿叶蔬菜及清单的水果,来冲淡舌头油腻的感觉。
所以,建议大家的进食顺序:
第一进食梯队:鸡蛋、牛奶、瘦肉等蛋白质(约1g/kg/日),及脂肪类食物(约1g/kg/日)。
第二进食梯队:绿色及各种颜色的蔬菜,及水果(约10g/kg/日)。
第三进食梯队: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米,或面,或红薯,或土豆,粗粮,全麦)(约4g/kg/日)。
一定要按照“第一、第二、第三梯队”的进食顺序来吃东西,三餐均按照这个顺序来吃----最后吃碳水化合物。
这样的进食顺序,对血糖的影响,会降到最低。
不信,就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