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止念篇
自今日始,当闭口舌之机锋,息心湖之波澜。邻家钢架虽在,然吾家三重护卫已成:玉带环腰之水局,青龙盘桓之绿障,泰山镇守之灵石。彼戾气至门庭而自散,如露遇朝阳,何足道哉?昔谢安闻捷报而弈棋如常,今吾辈见钢架当视若无物。切记《菜根谭》所云:“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夫君归家,当以清茶迎之,以丝竹娱之。若其偶言邻事,可温言应曰:“寒舍自有春风度,何劳细论他人垣?”继而奉新焙茶点,展稚子课业,以天伦之乐化其执念。昔孟母三迁为避恶邻,今吾以心转境,岂非更胜一筹?
第二章·净庭篇
晨起第一事,洒扫庭除。非惟去尘垢,实乃涤心尘也。手持竹帚,当思此帚扫除非止落叶,亦在拂去心头阴翳。拭窗之时,须使明镜照人,恍若菩提台拭心镜。案头青瓷瓶,日插鲜枝,或梅或桂,总合时令。地面以桐油拭之,光可鉴人,如筑琉璃净土。
厨灶尤当洁净,釜甑生辉,俨如祭祀之器。每日三膳,虽寻常菜蔬,必使色香俱全。盛食器皿,务要温润如玉,箸匙陈列,宛若琴瑟和鸣。如此整治,非为观瞻,实乃修身之要道。《朱子家训》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此即格物致知之功也。
第三章·修身篇
妆台明镜,日日对之梳妆。虽居室宇,不可堕蓬头之相。青衣素裳,必熨帖平整;云鬓花颜,须一丝不苟。昔卫夫人晨妆必焚香更衣,虽不出闺阁,终日严整如对宾客。此非虚荣,实为敬天爱人之道。
巳时练五禽之戏,申时行八段锦功。庭院樱桃树下,铺青毡为场。吐纳之间,观想清气入而浊气出。练毕饮桂圆红枣汤一盏,徐徐啜之如品甘露。夜则温水濯足,辅以艾草生姜,引火归元,安眠如婴。
第四章·膳养篇
晨膳贵在温润:小米粥佐茯苓糕,配酱瓜数片。午膳讲究调和:春韭炒蛋应木气,冬瓜排骨汤补水。暮食务求清淡:山药粥焖至米化,佐凉拌木耳。每旬必食三次海鱼,取“鱼跃龙门”之吉兆。
厨事间心念专一,切葱丝时不想蒜泥,炖鸡汤时不念茶事。遵苏东坡“火候足时他自美”之要诀,以文火慢炖出真味。食时阖家禁言,细嚼慢咽,体会天地滋养之恩。
第五章·怡情篇
日昳时分,于东窗下设书画案。临《灵飞经》半页,不求形似,但求笔尖凝神。画兰三五茎,效郑所南无根之法,喻家宅虽邻恶而不失其节。
暮色初合,在樱桃树下置古琴台。抚《梅花三弄》一曲,弦动处但见月移花影。小儿在侧习笛,虽未成调,然清越之声每惊宿鸟,恰添天然趣味。
第六章·安寝篇
亥时初刻,必熄灯烛。寝前诵《黄帝内经》一节,近日正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衾枕皆用棉麻,色取月白,绣以缠枝莲纹。熏笼内置合欢花与茉莉,暗香浮动,助人好眠。
夜若觉醒,不起不躁,默数呼吸百二十息。观想丹田有明珠旋转,光华流转周身,此乃岐伯“卧养”之法。如此行之,虽处闹市,可得山林清眠。
第七章·展望篇
今岁当植石榴于西南,待三年后花开似火,结果如丹。来春可引紫藤绕架,使成天然锦障。三年后,小儿应试之年,恰值樱桃初果,可期“樱红榜题”之喜。
十年之约,夫君致仕之日,此院当如陶潜三径:绿屏已成密林,水渠青苔斑驳,石敢当隐于薜荔之中。彼时邻家钢架或锈或拆,而吾家生机愈盛,方知“柔弱胜刚强”乃天地至理。
结语
历此邻讼,乃悟《道德经》“不争而善胜”真义。钢架之坚,不敌岁月;戾气之盛,难侵和气。但守心田净土,自得人间清欢。从今往后,日日是好日,步步起清风,岂不快哉!
文末缀养生偈曰:
扫尘即是扫心尘,理装犹如理心妆。
三餐调和阴阳气,四季勤修松柏身。
恶邻恰似磨刀石,愈磨心镜愈光莹。
他日相逢一笑泯,方知劫波渡人舟。
——岁次癸卯仲夏 于抱朴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