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婆婆老了需要你的时候,该原谅她吗?”这是今日头条上推荐的一个问题。
其实,我不想回答这类寓答于问感情倾向明显的问题,倒是对提问者的~存疑。
何谓“恶婆婆”,她对你施加过哪些恶行?现代生活是否还有这种存在?说句心里话,看到这类毁-三-观的问题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远的不知道,家门口几个姐妹荣升婆婆后堪比传说中的小媳妇还小心。她们在儿媳面前那种谨小慎微真的令人费解,仿佛生怕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而令媳妇不快,哪还有心思去使“恶”?
都什么时代了,还“恶婆婆”,莫不是恶人先告状吧。
纵然自古婆-媳间有隔阂嫌隙,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客观上婆媳非母女,彼此难以推心置腹而心存芥蒂。主观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需要彼此间对等的付出的,一味指责似乎无甚意义。
举个例子吧。A女士自儿媳生产后,兴冲冲地带着自家养的鸡鸭鱼蛋蔬菜进城,主要负责些洗涮饮食卫生打扫之类的杂物,亲家母照顾产妇婴儿,分工倒也明确。可原本两个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不同,一时实难调和。不几天后儿子便责备她:甜酒冲蛋太浓厚,炖个鸡汤还放桂园,鸡蛋瘦肉丸子不够吃,鳜鱼汤不好活,差点把人饿得休克……而这些事后反馈的信息是完全可以当面交流的,可婆媳间往往不如亲子来得直接,非要让人去猜测或试错。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于是,矛盾在所难免。
就算是母女(亲子),也不能百分百使对方如自己的意。所不同的是能够互不计较,更不会将其所作所为与“恶”联系起来吧。若换个角度想,婆婆是丈夫的母亲,大家成了一家人,计较太多,甚至到婆婆老了还不肯“原谅”,那这样的人生也可悲,这样做人也太辛苦了吧。
放下,才能拥抱更多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