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读《世界简史》5章笔记不是创作,只是摘抄记录

读《世界简史》5章笔记不是创作,只是摘抄记录

作者: 逆火而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20:24 被阅读15次

世界简史第5章石炭纪沼泽期,在上一章鱼类时期,陆地上一片沉寂,完全没有生命存在。此时,地球上还未出现真正的土壤,作者说因为有助于土壤形成的蚯蚓没出现,所有的生命都仅存海洋中。

据推断,可能是因为地球运行轨道的变化,自传时两极的缓慢变化,大陆形态的变化,甚至太阳温度的升降,亦或……,导致地球表面长期处于寒冷和冰冻之中。

后来,又变得温和,地球演变过程中内部和外部经历若干次剧烈变动,由“高而深”向“低而平”变化。

在鱼类时期末,生物开始从浅水来到陆地。至于何种方式作者用“一种罕见的、不明确的”来表述,而且经历了千百万年。但作者说可以肯定的是,植物肯定先于动物移居陆地,但两者的登陆时间恐怕相距不久。这里有个长见识的观点是:植物要在陆地上生存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它需要一个支撑物,以便在有浮力的潮水退去后,可以支撑叶状物接受太阳的照射;二是离开水之后,需要从潮湿的地面吸取水分。这两大难题因木质纤维的发展而得到圆满解决。木质纤维既可以支撑植物,又可以承担向叶子输送水分的任务。

动物迁移陆地后,通过不同的方式让自己适应呼吸空气,在海洋里吸收的都是溶解于水的空气,而在陆地上,呼吸空气是一切登陆动物都必须进行的活动,同时,它们还必须具备获取水分的能力。因为肺叶必须充分湿润,空气才能通过肺进入血液,否则肺会干枯,动物会窒息而死。

在石炭纪沼泽植物时期,所有呼吸空气的脊椎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植物也可以说是两栖类植物。

生物对从水中移居到空气中的环境变化,有着让人惊讶的、复杂的适应能力。比较解剖学证实:一切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最初都生活在水中。比鱼更高级,比如人,无论是在最初的卵发育阶段,还是在胎儿出生以前,都有一个鳃裂的阶段。鱼类被水浸润的眼睛,也得到一种更高形式的保护--用眼睑和分泌水分的泪腺保持其湿润。在空气中和水中的所有环境差异,动物都会的器官都做适应性调整以适应新的陆上环境。

石炭记两栖类时期,生物生活在海陆交界地带。这一时期的生物向陆地迁移,但没有完全脱离水的故国,繁衍后代必须回水里,(是不是类似青蛙?)

相关文章

  • 读《世界简史》5章笔记不是创作,只是摘抄记录

    世界简史第5章石炭纪沼泽期,在上一章鱼类时期,陆地上一片沉寂,完全没有生命存在。此时,地球上还未出现真正的土壤,作...

  • 听书感悟之《人体简史》

    「3条笔记」 1、《世界简史》、《时间简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以及《今日简史》,简史的意思是简洁明了的史...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只是摘抄。

  • 【寒假读名著】采英撷秀寻收获,品语悟文来摘抄

    八下课本推荐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书方法是摘抄和做笔记。 今天我们先说摘抄。 首先,摘抄是有选择地抄,不是全...

  • 《今日简史》读书笔记

    “有书共读”app本周共读的书是《今日简史》。边听边整理今日的笔记,作以记录。 一、当今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 那么,...

  • 决断力@桃共读-第日打卡连载

    决断力@桃共读-连载 #每日打卡#20170620 摘抄1: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这个世界的全貌,只是一个侧面...

  • 你真的会记笔记吗?

    现在你还在记笔记吗?回想一下你是如何记笔记的?想想你的笔记到底对你起到了帮助,还是只是完成了记录和摘抄? 现在每天...

  • 孙卫国:史学书评的做法

    写书评的三个阶段: 一、边读边做笔记,精读全书。笔记应当总结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摘抄论断式语句。记录作者的自我...

  • 【1219读书清单】好好学习-6

    1.你是如何“记录”的? 会议纪要,摘抄笔记,不都是记录么?其实那只是“写”。一个并不陌生的动作,可能已经做错了好...

  • 世界经济简史

    这篇文章总结的非常好,下面的我就针对这篇笔记说下自己的感触。读史笔记——《世界经济简史》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为人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世界简史》5章笔记不是创作,只是摘抄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nx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