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摸着暗黄的街灯,穿过重重的地铁工地,我们迈进了年月老迈仍坚守未倒的骑楼街——同福西。雨刚刚停,路面还是湿漉漉的。转入蜿蜿蜒蜒的骑楼内道,却仍显干爽。连片骑楼敞开胸怀,百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归家的人们,遮风挡雨。在这片古老安静的庇荫内,生存着许多靠做熟客生意的老行当,照顾着街坊们的衣食住行。其中一家,是慰藉了街坊无数个夜晚的小店——老华饭店。
旧旧的骑楼屋下,昏黄的招牌为黑夜点起一道指引的微光。窄小的一楼门面仅能容纳三张桌子,后厨房占据了大片空间。店内人不多,已然50多岁的老板坐在柜台,话不多,动作不急不缓。看到我们拍照,会羞涩地说:“哎呀,都无咩好影的……我感丑,唔好影到我就得啦……”安静的氛围,连时间也似乎放慢步伐。店员指引我们:“楼上座位比较宽敞。“紧挨着门面,微弱灯光下一道楼梯悄悄浮现。


摸着狭长的楼梯,一层,两层,三层,四层……全神贯注于这又窄又密的楼梯之间,让人有些昏眩,仿佛逆流回《花样年华》中的旧时光。用力推开阁楼木门,一片豁然开朗。也许是身处老屋的原因,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打开腻黄的菜单,阁楼处唯一的部长兼店员——黑T小弟(就称呼他“黑仔“吧,别打我)凑过来:“我们是老字号传统粤菜店,好耐(久)历史啦,又靓又便。 “
有多耐(久)历史呀?
他打量下我“肯定比你老!(作者此刻心里咯噔一下)老板一家人84年就开啦,来吃的都是本地街坊,味道三十几年从未变过!”语气中透露一丝得意。
哎哟,好骄傲(作者放下心来:“比我老”)!黑仔,快下单吧!


红葱头淋鸡属于进化的白切鸡,是一道典型粤菜。把用红葱头爆香过的葱油淋在鸡身上,不仅能增添香气,而且让鸡肉口感更为滑腻。这碟铺摆齐整的鸡上桌后,那油中泛亮的金色色泽让我们忍不住吞了口口水。迫不及待夹起一块,肉质较为糙口,咬起来需多动几下嘴巴。虽然不算鲜嫩,但皮很滑溜薄透,鸡腿骨也非常纤细,看得出也是店家用心挑选过、没怎么下过蛋的鸡。而且鸡的皮下脂肪很少,所以过完冰水后就能最大程度保持紧实口感。有时候小店没办法争取到非常优质的鸡源,只能费心在烹饪上进行处理。


“唔唔唔“,一滴葱油从嘴角滑过。猛吸一口,葱油从嘴角再流淌回舌尖,与口中鸡肉亲密融合,是香中带甜的油滑滋味。可惜由于红葱头如今少有种植,现已改用略为失色的水葱切丝代替。店家在第一趟爆油后炸一次葱,取得葱油后剔除旧葱,再换新葱,这样就能让葱油紧紧锁住葱香气,尽量提升口感。一碗葱油淋饭,那香油甜腻的味道更是让人忍不住扒多几口。


“噔噔噔”,老板娘手脚麻利地端菜上桌。白饭鱼煎蛋、豉汁大肠、蒜蓉油麦菜……男友每尝起一口,都要惊呼:“还是以前的味道!”他依稀记得十年前,第一顿炒蛋就是在这里偷师学得:“那时我被他的虾仁滑蛋惊艳了,胆粗粗(大胆)问拒点样炒先好食。老板好好人,话教翻我几招以后整比老婆食。将热油滚匀全锅再落蛋液,起一点点泡泡时就立刻翻面。这样就又香又滑……”


再夹起一勺大肠,豉汁味不突出,但更显肠味霸道。还是那么够镬气,典型的大排档风味。末了来盆十元例牌老火靓汤,是熟客们经典的晚饭结束语——“完美”。老华出品的味道虽不算多么精致,但那份极接地气的烟火味早已飘进了街坊们的窗台,三十多年从未散过。
夜已深,一对前来宵夜的爷孙轻车熟路缓步上楼。吖爷在前扶墙抬步,孙子在后紧随,用手撑扶着吖爷。也许几十年前两人也曾这样来吃过宵夜,窄小的楼道之间位置已悄悄互换,但不变的仍是那份每晚共同的集体回忆。
人均:36元
地址:同福西路162号(近人民桥)
电话:020-3438517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