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村庄

作者: 张舟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08:50 被阅读127次

原来,省城到家里的距离并不远。刘卫东吃过中午饭开车上路,用了半个多小时上高速,高速350多公里的距离,只走了三个半小时。下了高速,沿国道走几公里,就拐到了村里修的水泥路上。从国道到村里的水泥路,只有四公里距离,当年,修水泥路时,卫东还捐过款。现在,水泥路又加宽了一倍,显得宽阔平整。一脚油门,小村就已经在眼前了。

明天是父亲的生日。父亲七十六了,虽然不是整数的大寿,刘卫东已经习惯了每年父亲生日回家,也还是调休了几天,回家看看父母。刘卫东兄妹二人,他当年考上大学,现在是省城市医院的医生,医生工作忙,难得回家。妹妹没有上学,就嫁在邻村,平时得空到父母这儿看看,好在父母年龄大了,身体、精神都还很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好久没有回村,刘卫东发现村里变化很大。小时候,每次从外面回来,远远看见村子,看见的只是一片茂密的绿树,又低又小的房子,全被村外、门前的各种树木密密地遮住了。现在,村外还是树木成行,每家门前也还都栽几棵果树,但是,房屋高大了好多,不少人家盖起了二层、三层的小楼,就是没有盖楼的人家,房屋也比过去高大得多。因此,树梢枝头,处处露出房檐楼角,有的高一点的楼房,竟然就好像盖在树梢之上。房外大都贴着白色的瓷砖,有几家房顶还有一排金黄的铜瓦,掩映在绿树之间,显得很是漂亮。笔直的水泥路从村外一直伸进村里,在村里又随时分叉,可以伸到每一家门前。刘卫东不由在心里感叹,村里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车到家门口,刘卫东正要停下车下来开门,大门从里面打开了。门是建波打开的,建波笑着招呼说:“算着你就该回来了,车开进来吧,到屋里说。”卫东就又挂上档,把车一直开到院里,这才熄了火,下车和父母打招呼。

建波和卫东同岁,两个人差了一个月,两家又住邻居,从小就形影不离。后来,建波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卫东则继续读高中,后来考到了省里的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分到省城的医院工作。现在,建波是村里的村长,两个人还时不时有联系。知道卫东父亲明天生日,卫东会回来看看,建波下午就和卫东父亲一起喝茶聊天,等着卫东回来了。

建波和卫东一起动手从车上往下搬东西,无非是烟酒、肉、菜,卫东的母亲边整理东西边抱怨,买这些菜干什么,咱家自己种的菜还不新鲜?又问,小雯这一段学习怎么样?说话就要考试了。又问,淑云工作还忙,她父母身体还都好吧?卫东心不在焉地有一搭没一搭地答应着,反正就那样,也没什么好说的。

晚饭炒了几个菜,建波也留下来和卫东一起陪卫东父亲喝几杯。卫东父亲年轻时就喜欢喝几口,到现在也还偶尔喝点。三个人边吃边聊,卫东感叹村子里的变化,称赞谁谁谁家房子盖的漂亮。父亲说:“咳,没人住,房子盖的漂亮有啥用。”卫东问什么情况?建波解释说,人都出去打工了,你没注意,村里就没啥人。那盖这么大的房子干啥?别人都盖了,你不盖,能行?不光在村里盖,娃子要结婚了,还得在县城买套房子,结了婚,小两口出去打工,房子还不是空在那儿?

“人少,治安也不好,太吓人了。”卫东父亲插话说。

“怎么,出什么事了吗?”卫东问。

“可不,前几天,万水家不就进贼了。”

“怎么回事?”卫东转过来问建波。

万水比卫东和建波大几岁,这几年还在南方打工。前几年,万水回来盖房,房子盖的很大,万水算是在村里出了一回风头。前年,万水的女儿结婚了,去年生了儿子,万水的老婆就不打工了,女儿也就回来住娘家。前几天,万水老婆睡到半夜听见屋里有人走动,刚开始,以为女儿起来喝水,就没理会。过了一会儿,听见人开门,觉得不对,就穿上衣服出来了。万水老婆走到院里,看见一个人走到大门口,正在开大门。那个人听到响声,回头一看,两个人打了个照面。月光不是很亮,但离得近,万水老婆还是清清楚楚看清了贼的面貌。贼也不慌张,拉开大门就走了。万水老婆清清楚楚看见贼肩膀上挎着女儿的电脑包。回来一看,手机、首饰都丢了。

“怎么不喊人?”卫东问。

喊什么?不喊还好,喊了,村里也没有人,说不了出大事。怎么会这样?可不这样。现在,村里没年轻人,连狗也没有了。有人开着面包车,在村里转悠,看见狗,甩出一根绳子,套住狗脖子就把狗拉倒车上去了。村里连狗也没有了。

正聊着,听到大门响,一个瘦长的人影推门进来,就听那人说:“卫东回来了,也不说一声?”听声音就知道是向东。虽然已经是六月,天还不算热,到了晚上,天气就更凉爽了。向东上身穿着一件短袖衬衣,扣子一个也不系,敞着胸膛,走起路来好像脚下没跟,有点摇摇晃晃。

走到屋里,向东看看桌上的酒,大声说:“蓝色经典,卫东现在有钱了,喝这么好的酒。呀,烟是芙蓉王的,好烟好烟。”建波就说:“你真是狗鼻子,哪儿有肉都能闻到!”向东说:“你看你说的啥话,卫东的酒就你能喝,我喝两口不行吗?”“行行行,谁说不行!”卫东已经取了一双筷子,拿了一个酒杯过来,把筷子递给向东,又顺手递给向东一根烟。

向东和卫东、建波三个人同学。其实,向东比卫东和建波大了三岁,建波和卫东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向东已经上第二个二年级了,建波和卫东上二年级的时候,向东还上二年级。也许是老师已经不忍心让向东继续留级了,此后,他们几个就一直同班。向东虽然是个老留级生,比他们整整大了三岁,成绩还是很差,尤其是数学,总考不及格。由于年龄大,个子高,更主要的是家庭条件好,向东在班里总显得趾高气扬。那时候,农村刚刚实行承包责任制,家里有了粮食,但整个社会还处在贫困之中,农民手里根本没有钱。其实,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供销社里货物很少,像自行车、缝纫机这样的紧俏商品更是很难买到。向东的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村里人有时候想买点什么紧俏商品,难免会托向东的父亲想办法,向东家在村里就有高人一头的感觉。向东呢,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新奇的东西,有时候口袋里有几颗水果糖,有时候揣着一副纸扑克,和他关系好的他偶尔也会给几块水果糖,可以和他一起玩儿扑克。星期天,去向东家里,会发现向东家和普通的农村人家里不一样,干净、整齐。卫东记得很清楚,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去向东家,很惊奇地发现向东家院里还种着花,家里的桌子上摆着一个搪瓷盘,里面放着几个苹果、几颗水果糖,这些东西,在农村都是很少见的。

上初中的时候,一个班的同学只有卫东、建波和向东三个人在镇上的中学上学,其他人都在邻村的初中上学。卫东和建波两个人是考上的,向东呢,成绩不好,家里托人说了说,也到镇上的中学读书。初中还没有毕业,供销社招工,只招子弟,还要通过一次考试。向东学习不好,担心考不过,就和卫东商量,能不能替他考试,说是考试也就是走个过程,没人管,就是觉得自己考成绩太差,不好看。卫东答应了,为此,向东家还花了二十几块钱给卫东买了一块手表。考试很顺利,卫东和建波上初三的时候,向东已经在邻村的供销社当售货员了,每天站在柜台后面卖东西,风不吹雨不淋的,很轻松,也很神气。

初中毕业后,卫东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建波只考了个普通高中,想想没什么意思,就不上学了。卫东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向东去县城办事,还专门找到卫东,两个人一起坐在饭店里吃了一顿饭,卫东生平第一次喝了啤酒。临走,向东给卫东留了五十块钱。那时候,卫东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过二十块钱,这件事,一直让卫东心里觉得温暖。

向东结婚那年卫东上大二。建波写了封信告诉卫东向东要结婚了。建波在信里说,向东的媳妇很漂亮,个子高挑,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说实话,向东根本配不上人家,要不是向东吃商品粮,哪个好姑娘会嫁给他?卫东当时觉得向东脑子确实有点傻,据说,在代销点上班,经常算错帐,弄得代销点月月亏损,单位一度怀疑向东偷了钱。不过,卫东当时还记得向东请他喝的啤酒,记得向东给他的五十块钱,他给建波写信,要建波替他给向东道喜,别忘了替他捎十块钱礼金。寒假回家,向东还请他和建波在家里喝酒。那次,他见到了向东的新媳妇,说得上是个美人,看得出来两个人感情并不好,也许建波说得对,要不是向东吃商品粮的身份,这个姑娘压根儿不会嫁给向东。

向东很快就离婚了。向东结婚没几年,供销社就整体性萧条了,最后,几千块钱就买断了向东的工龄。回到家,他什么农活都不会干。做个小生意吧,谁都知道他不会算账,根本不可能。向东倒不着急,天天在村里和一帮闲人打麻将。打麻将的都说,向东根本算不清输了要掏多少钱,赢了,又该拿多少钱,大家都知道他有钱,就合起伙来骗他,没多久,向东买断工龄的钱就输完了。媳妇管不了他,又看他没什么希望,就趁着没有孩子,离了。

这几年,村里人都去南方打工,向东是村里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中青年男人之一,家里还有点地,种几亩粮食,再给那些家里没有男人的妇女帮点忙,也能混个肚子圆。

几个人喝酒、聊天,卫东就问:“向东这两年咋样?”“咋样?没一点出息!”不等向东接口,建波接着说。“等这个媳妇说成了,好好干,好好过日子,再别干那些丢人事,让人笑话!”向东显得有些气短,连连点头,说:“肯定嘛,这回一定好好过日子!”

原来,前一段,建波和邻村的干部在一起闲聊,那个干部说山里面有个寡妇,男人死了,一个人带着儿子,觉得山里日子太难,想要在山外面找个人一起过日子。那个寡妇山里人,能干也能吃苦,儿子也十六七了,庄稼地里是一把好手。当时,建波就给向东牵了线。那寡妇见过向东,两个人都觉得还行,过一段那寡妇就准备带着儿子过来。

“好事啊,”卫东说,“来,喝一个!”

送走建波和向东,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卫东和母亲一起收拾桌子,听母亲断断续续说起向东的没出息。这几年,村里的男人都去南方打工了,村里男人少,有些活又离不了男人,有些人就会找向东帮忙。向东游手好闲,为人还算热情,有人找他,他也愿意帮忙。工钱不工钱的,他也不在乎,干完活,有人管饭就行。一来二去,村里的妇女,有什么干不了的活就都找他。慢慢地,村里就传出闲话,说向东和谁谁谁怎样怎样,刚开始,大家都是私下里偷偷说,谁也没有什么证据。去年,村里的一个媳妇怀孕了,男人老不在家,怎么会怀孕?男人知道后,就从打工的地方回来了,按在地上一顿打,什么都说了,说是和向东。男人拿着刀要砍向东,吓得向东躲在外面不敢回来。男人找村里,说要报案,建波劝人家说,怎么报案?你情我愿的,又不是强奸。说出去,都不够丢人的。后来,建波连说带吓,叫向东赔人家三万块钱,总算把这件事压下来了。事情完了,那媳妇就和男人到南方打工去了。现在,村里的媳妇,再也没有人叫向东帮忙了。

父亲、母亲都已经睡下了,卫东拿出手机看微信。好多朋友都在转发一篇文章,省城又要开工一条地铁线了,这一次,卫东家的小区门口就有一站,以后的生活更方便了。真是日新月异啊,卫东想。放下手机,他又想起了村里。这个村庄已经完全不是他小时候生活、玩耍的那个村庄了。小时候,村庄没有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去镇上的书店买一次书卫东和建波要走上整整一晌,买好书,回来还要走上整整一晌。那时候,村里小学上课、放学的钟声能传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放学的钟声一响,家家户户都准备开饭,孩子放学一进家门,母亲已经揭开了锅,水蒸气热腾腾地向外冒着,让人的心都是暖暖的。那时候家家户户的房子低矮、破旧,可村子里到处是人,吃饭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端着碗站在村子里,一群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时间仿佛是停滞的,生活安详而又幸福。现在房子倒是越盖越好了,可是村子里已经没有人了。村里的小学盖成了楼房,结果,一个学生也没有了,小学取消了。对,狗也没有了,一声狗叫都听不到了,外来的窃贼、村里的闲人,让人觉得生活里处处充满不可知的危险。这个他童年成长的村庄,在空间上好像离外面越来越近了,在时间上,却仿佛被抛弃到了时间的轨道之外。卫东不由叹了一口气。

夜深了,月亮早已经沉下去了,熄了灯,院子里显得黑乎乎的。卫东睡不着,一个人低着头坐在那里。远远望去,他像是一团浓重的夜色,又像是一尊思考者的雕像。

相关文章

  • 遥远的村庄

    传媒学院 16新闻二班张泉水 属于乡村的静谧和热闹都没有了,只是在夜晚,抬头看的时候,还能看到小时候...

  • 遥远的村庄

    此刻,我肯定是在做梦,不然我怎么软趴趴地趴在地面上,像一条蛇一样? 我试图用手撑起身体,却愕然地发现我竟然没有手,...

  • 遥远的村庄

  • 遥远的村庄

    远处的村庄 升腾起的缕缕炊烟 村口的呼喊声 透过了那棵老树 传到了田野的另一边 满头大汗的孩子回来了 ...

  • 遥远的村庄

    原来,省城到家里的距离并不远。刘卫东吃过中午饭开车上路,用了半个多小时上高速,高速350多公里的距离,只走了三个半...

  • 遥远的村庄

    在那遥远的村庄 睡一百年也不会 有人叫醒你 荣后又枯的庄稼 一季一季的等来 你那薄钝的镰刀 流下苦涩的泪水 你在别...

  • 遥远的村庄

    离开梦中的村庄己经二十几年了。尽管现在我每年都要回去数趟,却依然怀念那个没拆迁前的村庄。那里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有...

  • 遥远的村庄

    文|叶伊嘉 1、 木门上锈迹斑斑的铁锁,无声的诉说着陈年旧事;木制窗户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更加凹凸不平,有阳光透过...

  • 遥远的村庄

    如果你在90年代的乡村生活过,那么你一定会怀念那一段忧愁几无,花草芬芳的时光。 我生于1...

  • 遥远的村庄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同奶奶住在农村,夏日里炎热的夜晚,总是坐在天井里一壶一壶的喝着茶水消暑。四方的八仙小桌,高矮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遥远的村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lb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