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每天都有拆解《十点读书》的爆文,越来越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与这些爆文比起来,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点,尤其是在文章深度这一个层面,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显得肤浅多了。
难怪《十点读书》如此难过稿,因为不仅需要扎实的写作功底,还需要敏锐、独到的见解,让读者信服。
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而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时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一个写作者,写的文章必须要感染人、影响人,这样的文章才会引爆读者的情绪,让他们产生共鸣、深思,继而会转发、点赞,以达到文章传播的目的。
而我写的文章,目前来说,里面自己的见解不多,有点拼凑,上下连接不紧密,论点不深刻,没有提高整个文章的深度。
就以今天我拆解的《 蓄谋30年,一个56岁女人决定离家出走》这篇爆文为例,看完这篇文章,我第一感觉就是,写得很朴实,看似随意,实则深度剖析,我不得不自叹不如。
这篇爆文以网上热点事件而主题而写的,是一个叫苏敏的大妈离家出走自驾游的事情。这件事情网上热度很高,当时我也有想写,但没有写,为什么呢?因为我没有想到去延伸这个事,没有想到挖掘女性内心的那个渴望自我的呐喊。
文章以苏敏出走为主线,写了自己母亲的一生,写了《玩偶之家》娜拉的离家出走,用亲人的经历及娜拉的故事来辅助定苏敏出走这条主线。
文中还有不少的金句,短而精,这类句子我现在还写不出来,但文章中有了这些金句,就显得份量重了很多。
关于苏敏出走这件事,我如果写的话,很可能就是表面的,而作者却从她家人的态度、网友的态度体现出了她寻找自我的那种坚定,从一个微小的细节---每天都涂口红来达到渲染苏敏积极向上精神的目的。
我现在要好好锻炼自己写文章的挖掘力,把深层次的东西挖出来,才能够得到读者的共鸣,要让读者从小我看到大我,这样才能让他们读完有一种开阔感。
如何挖掘呢?就是把论点发散,从横向、竖向去充裕它,让它更丰富,更立体。
比如上面的这篇文章,人物方面,他把苏敏这条主线发散到自己妈妈和娜拉以及更多的中国女性,视角方向,从自我视角延伸到网友视角、苏敏的亲人视角直至娜拉丈夫的视角,做法方面,先是母亲的做法,再是苏敏的做法再到娜拉的做法,母亲是忍,苏敏娜拉是忍之后的觉醒,从呼吁天下的女性都正视自我,找到自我。
这篇文章之所以爆,是因为它的读者群是千千万万的女性,很容易得到女性的共鸣,同时也会收获男性的深思。
爆文之所以爆,自有它的理由。
这篇文章就是以热点事件引发女性深思,涵盖面广,直击女性内心,具有爆的条件。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增强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提高认知同时提高了文章写作的深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