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赛这几年红遍了大江南北,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的广泛喜爱。这充分展示了中华诗词的魅力,也展示了国家对中华经典的推广已经初见成效。
在诗词大赛上,有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更有名不见经传的快递小哥;有历经世事的成年人,更有初入学堂的小学生。
无论哪个选手都是满腹诗词,张口雅语,文质彬彬,满身书香。他们积淀的丰富确实让人佩服至极。
今天晚自习,学生要求看中国诗词大赛 。做完作业,就允许他们看了一个小时。调节学习,增长知识,积累素材。一举数得,挺好的。学生每天的课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看新闻,看其他节目。语文自习就是他们拓宽知识的时间。
这次的诗词大赛换了主持人,一位美貌才华集于一身的新人龙洋,气质形象俱佳。但她的主持与董卿相比,总觉得少了几分亲切、温婉、知性、底蕴,那份历练后骨子里透出来的优雅。
不过大赛的形式推陈出新,比赛的方式也更加新颖,注重了情景再现。康辉老师和蒙曼老师的诗词讲解,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诗词的来历,情景、相关的故事,诗人的经历都有讲到,真把诗词相关内容讲透彻了,让人听了确实过瘾,大涨知识。
学生就他们有限的知识,也在努力的判断着那些题目的答案,遇到他们熟悉的,他们会跟着去做题,答案准确时,他们会惊呼。这种有代入感的情景,让学生确实很受益。
这类节目实在应该让学生多看。接受诗词的熏陶,受到感染,受到激励,也许我们的学生也能激发点诗词灵感,爱上中华经典吧!
人应该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诗歌是我们灵魂的归宿。读诗词,诵诗词,可以让学生的素养中多一份营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