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中午一边做饭一边和老妈视频。
昨天,猫儿子却先打过来了。
这阵子,他们酒店的住宿每天爆满,社区食堂也忙的不亦乐乎,给我打电话是回复我提醒他按时好好吃饭。
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有时候又不知道吃什么,吃饭对于他来说是件麻烦事。
我随口问到:“那你想吃什么?”
“奶奶做的丝瓜面条。”
猫儿子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我一愣。
“那年回老家,奶奶种的丝瓜爬的满院子都是,我和小叔用勾镰一摘就是一筐子,奶奶早上给我们炒着当菜吃,中午用丝瓜做汤面条,可好吃了…”
猫儿子嘚啵嘚啵的说了一大通,我总算听明白了。
那还是他前年回老家时候的事了。
依稀记得,丝瓜面条小时候我也经常吃,不知道是不是和猫儿子说的是一个做法。
“你没给你奶奶打电话吗?告诉她你想吃她做的丝瓜面条了。”我问道。
“前几天爷爷过生日那天打的,给奶奶说了,奶奶还举着电话让我看满院墙的丝瓜藤,挂着好多好长的线丝瓜,奶奶说她们根本就吃不及…”猫儿子说着还一副馋嘴猫的模样。
是呀,奶奶的小菜园,每年种的四季蔬菜吃都吃不完,不仅纯天然,口感还超好吃。
特别是恋秋的蔬果,比如丝瓜、黄瓜、四季豆,过了秋还是一层层的花,一直能吃到霜降过后。
甚至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光秃秃的树干上还能看到挂着几个大丝瓜。
那老北瓜,金黄金黄的,每个都有一米多长,有的像个弯月能挎半个肩膀,有的像个圆墩,有的就那么直挺挺的,一个个摆在楼梯下的储藏间里,葱花炝锅炒着吃,沙愣愣面屯屯的,非常好吃,嫩的南瓜做瓜托也很吃,这是爷爷的最爱。
和猫儿子通过电话,又给老妈视频电话。
“猫儿子想吃您做的丝瓜面条。”唠了几句家常,我给老妈说道。
“呦,又回不来,恁瞅院里的丝瓜吃不及!”老妈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手机走出堂屋。
镜头里,西院墙上的丝瓜藤挂满了丝瓜,还有一些沿着扯好的线爬上了二楼,半空中吊着几个已经长老的丝瓜。
“这几个留着做种,丝瓜瓤做几副鞋垫,剩下的当锅刷子。”老妈说着,抑制不住的笑意一直挂在脸上。
“恁就炒着吃呗…我们这早市上5块钱3根。”
“咋没吃呢,吃不及啊,就种了几颗,今年雨水大,一个劲的疯长…”
说了半天,又让老妈教我做猫儿子说的丝瓜面条。
老妈说,可简单了,注意两个细节就行了。
一个是要提前把一碗白面炒熟晾凉待用,一个是要备多些大葱,丝瓜吃这个。
老妈说完,感觉就是很简单。
白面在铁锅里焙熟,多些葱花炝锅、放咸盐炒香后出锅,锅里留底油炒熟丝瓜,不用出锅直接加水,煮沸放入自己擀的面条,两滚后放入葱花,最后用炒熟的白面勾芡。
熟面的糊香、丝瓜的鲜香、葱油的浓香,入口软糯筋道的手擀面,真的是很好吃。
这种做法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丝瓜面条,没想到,猫儿子也爱吃,他从小就爱吃米饭,看来,还是他奶奶做的饭香。
好吧,明天回来的时候从早市买上几根丝瓜,做老妈教的丝瓜面条,馋馋猫儿子…
龙猫有鱼 . 走在朝圣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