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生理缺陷,每个人都会说话。说话是本能,是可以模仿的。1岁多的小孩子可以咿咿呀呀的说着母亲所使用的语言,英国娃,说英语,日本娃说日语;中国娃,在东北是说东北话,在广东,说的自然是粤语。孩子会听,也便会说。
人们有说话的能力,说话的量有人多,有人少。有人内向,见生人,客套话一完,便不再言语。有些人外向,见生人,话也会一箩筐的说。然而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在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面前,聊个几小时,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事。
有些人,说话时用词很高,表达也很流畅,可是拿起笔,却不会写。开始写,无从下笔;开写了,又前言不搭后语,让人不能理解。
为什么人们会说不会写呢?写作,聊天有什么区别吗?
聊天时,我们可以从天气、吃饭、聊到耶路撒冷,聊到柏拉图,无论我们的聊天主题怎么跳跃,跟我们聊天的人都可以知道我们聊的内容。也可以跟我们回复,发问。聊天的双方能看到对方的动作、对方的神情,这些东西都让相互理解和沟通变得顺畅。
写作时,写天气、吃饭、耶路撒冷、柏拉图,我们需要有主题的过渡、转折,还要进行背景的描述,还好注意表达的节奏,有的要多说、有的部分要少说。
“我早饭没吃好!”
“十月,我想去耶路撒冷!”
这样两个主题不一的语句不搭的句子可以连续的说给聊天的对象,然而这样的两个句子写在一起,就会让看文字的人有很多的不解和疑惑。不解和疑惑在聊天中解决,然而我们是不能和一篇文字对答的。
写作,是表达,有方法,有技巧。说明文,公文、小说、诗歌、议论文、散文,文字使用的对象不同,文字的组织方式也不同。写总结、写报告,不能使用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文字;写散文,不能写的如说明书一般直白明了;写议论文,又不能写的论点不明,论据不清楚;写小说,那就要有人物,有情节,关键还要有情感。
说话是说话,写作是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