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礼记纂言序(庚辰)

20,礼记纂言序(庚辰)

作者: 王嵘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0-29 06:54 被阅读0次

《王阳明全集》第七卷-----《文录四》第20篇《礼记纂zuǎn言序》(庚辰)

原文:

礼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而其  在于 人也 谓之 性,

其 粲càn然而条理也  谓之 礼,

其 纯然 而 粹善也  谓之 仁,

其 截然 而 裁制也  谓之  义,

其 昭然 而 明觉也  谓之 知,

其  浑然于  其性 也,则  理一  而已 矣。

故  仁也  者,礼之  体也;义也  者,礼之  宜也;知也  者,礼之  通也。

经礼 三百,曲礼 三千,无一 而非 仁也,无一 而非 性也。

天叙 天秩,圣人 何心 焉?盖  无一  而非  命 也。

故  克己 复礼  则谓之  仁,

穷理  则  尽性  以至于  命,

尽性 则 动容周旋中 礼矣。

后之 言 礼者,吾惑 矣。纷纭 器数 之争,而 牵制 刑名 之末;

穷年 矻kū矻kū,弊精于  祝史  之  糟粕,

而  忘其  所谓“经纶  天下之  大经,立  天下之  大本”者。

“礼云 礼云,玉帛 云乎!”而  人之  不仁也,其如  礼  何哉?

故  老庄之徒,外礼  以  言性,而谓  礼为  道德  之衰,

仁义  之失,既已  堕于  空虚  漭mǎng荡。

而 世儒 之说,复 外性 以求 礼,遂谓 礼 止于 器数 制度 之间,

而  议拟  仿像于  影响  形迹,以为 天下之礼  尽在  是矣。

故凡  先王  之礼,烟蒙 灰散 而  卒以  煨wēi 烬jìn于  天下,

要亦  未可  专  委罪于  秦火者。

僭jiàn不 自度dù ,尝欲 取 《礼记》之  所载,

揭其  大经 大本 而  疏其  条理节目,庶几  器道  本末之  一致。

僭度[ jiàn dù ] ⒈ 逾越法度。 引证解释 ⒈ 逾越法度。

引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是以君子犯礼,小人犯法,奔走驰骋,越职僭度。”

又惧  其德  之  弗任,而  时亦  有所  未及也。

间尝  为之说  曰:“礼  之于  节文  也,犹  规矩  之于  方圆也。

非  方圆  无以  见  规矩之  所出,而  不可  遂以  方圆  为  规矩。

故执  规矩  以为  方圆,则  方圆  不可  胜用。

舍  规矩  以为  方圆,而  遂以  方圆  为之  规矩,则  规矩之用  息矣。

故  规矩 者,无  一定  之  方圆;而  方圆者,有  一定之  规矩。

此  学礼  之要,盛德者  之所以  动容周旋  而  中zhòng 也。”

白话翻译:

礼,其实就是天理;而天理,就是吾性;性,也就是天命

(天命之谓性)。其实克己复礼为仁,礼就是理,就是吾性,就是克已致良知

诗经讲“天命啊,生生不息”,

天命在人身上就叫做性,外化成各种说话做事的规矩就是礼,

这天命的纯粹,至善,就是所谓的内心的仁德,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裁制就叫做义,

这昭然明觉的感知,就叫做知,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性,不可分割,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天理,同样不可分割。

所以说,仁德,是礼的本体;

义,就是礼的适宜;

知,就是礼能通达万物。

《礼经》记载的三百种规矩,《曲礼》所记录的三千种规范,

没有一个不是源自于心的仁德,没有一个不是天性的发现。

老天的那么多规范和秩序,圣人是怎么认为的呢?

这所有的规范秩序,都是天命。

所以说,克去己私而恢复此心天理,就叫做仁,

穷尽天理而尽我心之性就叫做命,

尽了我心之性,那么外化出来的所有动作,言语就都是合乎礼的。

后世的人讲礼,太让我困惑了。

天天都在争论这些礼法中细节的规矩,舍本逐末,被这些细枝末节所牵扯;终年都很勤奋的研究历史中的糟粕,而忘记了本源的东西。

孔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就是这些玉器,锦缎就叫礼了!”

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要礼法有什么用。君子不器,也是这个理

所以这些老子庄子的门徒,不管外在的这些发用之礼,而只是凭空讲性,认为外在的礼法反而导致了道德衰败,仁义丧失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而世上儒者的学说,更加在心性之外来求礼,

于是就研究礼法的各种名物度数,模仿礼法各种动作样子,

以为天下的礼就是如此。

因此先王所做的礼,突然就烟消云散于天下,

恐怕不能只是怪秦始皇的那一把大火吧。

我这个人不自量力,曾经想要根据《礼记》所记载的内容,

找出里面的根本和本源,再梳理里面的条目,

这样或许可以让礼的本源和各种规则能够做到本末一致。

但是又担心自己的德行无法胜任,又没那么多时间来做完这件事。

中间我也曾经讲过:

“礼相对于这些规则节文,就好比规矩对于所画的方圆。

无穷无尽的各个方圆是规矩的具体体现,

但不可称无穷无尽的各个方圆叫规矩。

因此,依循规矩去画方圆,能画出无穷无尽的合适的方圆。

如果说扔掉了规矩而以无穷无尽的具体的方圆当做规矩,

那依规矩而能画出无穷无尽合适的方圆的作用就彻底完了。

(如以无穷无尽的具体各个方圆做规则,会让人无所事从,规则无穷无尽,也就等于没有规矩)

因此说,规矩并不是确定的、统一的某个具体的标准,它是方圆的规范;

但是画出的方圆,一定是遵循方圆的规范的。这就是学礼的要领,

这就是那些具备盛德的人为什么动容周旋,做什么都能合乎礼!”

读懂阳明先生此段话,就更能理解”君子不器“,为什么君子不器了,君子以道适时做事,而不会意必固我。

以及《论语》中,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为什么孔子说”是礼也“,知礼,知礼中知心之求礼,知礼之规范,而非知每条具体的规定。

相关文章

  • 王阳明:礼记纂言序

    礼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1】。“维天之命,于穆不已”【2】,而其在于人也,谓之性【3】;其粲然而...

  • 《六壬集纂》序

    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黄帝阴符经》中的这话,可说是匡盖诸子百家的中心思想,泄尽天机。古之圣人,开物成...

  • 庚辰天台序(旧文)

    余早闻山城多阴湿,初渺渺然不以为意。余乡隅居太湖畔,浩瀚三万里烟波,论及潮霾,何让之有。然则余亲至,历寒暑,方始恍...

  • 论师

    子曰兴礼记,风雨满华章。 语论千秋序,师泽万古芳。

  • 七律•诗经夜读之《商颂•长发》

    小序:这是殷商后王祭祀成汤及其列祖,并以伊尹从祀的乐歌。《毛诗序》云:“《长发》,大禘也。”根据《礼记》,大...

  • 庚辰

    庚辰日的命理 【庚辰】:上等日柱,魁罡,身坐正财、伤官、偏印,主人有财禄,聪明有学识,支中伤官带偏印有贵气,而戊癸...

  • 庚辰

    2020-04-07 庚辰月庚辰日 今天的流年流月流日辰时,天干四个庚金且空亡,地支一片食伤汪洋,有同修笑谈是四大...

  • 序        言

    在大学第一天 ,我和三个好朋友相遇,几天后我们都遇见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却是同一个人,怎么办?几天后,...

  • 《礼记·檀弓上》20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绖也者,实也。掘中霤而浴,毁灶以缀足;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

  • 《礼记·檀弓下》20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礼记纂言序(庚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ph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