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听一个人跟我妈开玩笑说道,等你女儿以后嫁个好老公,买个房子好好孝敬你。那个人再接再厉说道,这个就是义务啊,不然生儿子来干什么。
我觉得任哪个为人子女的人听到,都会觉得不舒服。第一,把女儿物化,女儿没有自由意志,嫁老公是义务,嫁个有钱的老公,就是自我实现。第二,生儿子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孝敬我。这说法感觉像是买肥皂是有目的的,目的是洗手,或者我付出了金钱向你们买了个理财产品,你有回报给我是个义务。不然我可以上网抹黑你这家公司。
身为一个人,听到这些话,会感觉,原来我是一个产品,我这个产品和理财产品功能一样,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了投入产出比、年回报率。对于一家公司来讲,我做一个劳动产品没有问题,因为我对公司没有利益之外的感情。但是,原来对于我的家庭来讲,我也是一个产品。那么我的思想和感情呢,原来没有人会尊重。不会尊重我究竟愿不愿意结婚,愿不愿意这么早生孩子,更加不会在意我的兴趣,也不会在意我想做的职业是什么。
还有更多要面对的是,道德绑架。
“我给你交了那么多学费,你没能赚钱养老就是在啃老,就是不孝。”
“我养到你这么大,你敢这样跟我顶嘴?”
“你读书读了什么出来。”
听话,顺从,愚孝这种传统美德,是学校应该牢牢灌输进他们脑子里的。目的是保证这个产品的资产回报率。教育在他们眼里不是独立思想,自由意志,是文凭,文凭就是看得见的回报率。
还有中国典型的丧偶式育儿父亲,与子女没有任何感情交流,只有每月银行转账一笔生活费和学费,像做基金定投一样。为什么需要理一个理财产品有什么思想和感情,定投唯一追求的就是到期有收益啊。
这就是基金定投式亲情,投资最忌讳的是感情。儿女有自己的感情都是危险的,这样就不会听听话话嫁个好老公来孝顺双亲。儿女有自己的感情都是危险的,这样就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会好好听话来供养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