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414天】
我们能搞定世界
但我们能搞定自己吗?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和自己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昨天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到一句话: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更不要说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
而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情绪,于是发生了问题也无法觉察,自我就会生病,这也是心理问题的由来——自我太复杂了,与我们的经历,记忆,情绪,认知,都有关系,也正因为太复杂,于是就会下意识逃避真相,这也是无法和自己沟通的障碍。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鼓起勇气,不断叩问我们内心的困惑。
【觉察】
我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开心,我感觉难受,我感觉别扭,我感觉提不起劲,我感觉憋屈,我感觉委屈……每一个感觉,都是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什么事情?什么人?什么反应?造成了我这样的情绪?
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探索自我,然后清楚地描绘出自己此时的感受,以及由于什么事情产生了这样的情绪。
这是觉察的第一步。
【回溯】
然后,再去想想自己的过往,还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类似的情绪,类似的爆发?
如果有,把它写下来:事件,情绪,反应。
有个词叫做“人生脚本”,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 · 伯恩所创立的观点,他认为:人生脚本是我们在儿童时期就学会的心理游戏,是我们在与父母,与他人沟通中所形成的的一种固定模式,且会导致特定的心理结局。
简而言之,也可以被称作“应激反应”:某个事件引发某种情绪,进而发生某个反应。
不难发现,自己经常会重复某个类似的场景以及类似的反应,比如一个胆怯的人,在遇到困难的事情时,首先觉得害怕,希望躲起来,逃避它,这就是一种由于过往经验所形成的一种固定反应模式。
【修改】
如果这些反应,我们觉得不舒服,我们可以该写自己的“人生脚本”,就像玩一个游戏一样,我们可以换一种玩法,而不是继续重复过往。
比如有些女生在恋爱中情不自禁会放低自己,讨好恋人,为了营造一种自己弱小,需要依赖恋人的模式——这是在过往读的小说,或是看到的他人的恋爱模式中,习得的模式。但这种过度讨好明显不利于双方平等的沟通,如果女生觉察到,就可以去改变自己的模式,让自己自强独立起来,进而形成一种双方平等的沟通模式。
不同的应对方式,不同的人生脚本,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对自我的了解上。
和自我的沟通,倾听自我的内在,发现内心真实的需求,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做的功课,很多时候困住我们当下的,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去寻找改变的方法,总可以达成所愿的。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