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支付宝悄然上线两个社交圈子:“校园日记”与“白领日记”,可以说是支付宝自集福卡、朋友圈之后对社交梦的又一次冲锋。但是这两个圈子的功能定位、社交模式一经发布就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支付宝在成功吸引大批女性用户同时也被贴上“无下限”和倒行逆施的标签。引出的一些讨论和争议值得我们深思,作为网络时代引领社会潮流的大企业在经商获利的同时还应当给社会带来什么?
1.吃瓜群众的讨论:这是“支付宝”还是“支付鸨”?
以前的支付宝是一个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现在已经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支付宝了。在双十一推出高端单身交友圈,为高颜值、高收入、高素质人群量身制定单身交友服务。现在又来了“白领日记”和“女生日记”
首先,来看看两个日记的标准。
我们还是需要正能量多一点——写给支付宝的“圈子”
我们还是需要正能量多一点——写给支付宝的“圈子”
这次支付宝推出两个日记,主要以吸引女性用户为前提,以打赏功能为亮点,其他人可以通过点赞、评论、打赏来和女性用户互动。评论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用户芝麻信用必须达到750以上。然而,能够获得750以上芝麻信用的人光靠用支付宝交易是达不到的,基本都是现实中的有钱人。有了有钱人,有了打赏,于是就有了日记中求交友求打赏的“大尺度”美女照片。就这样建立了一个充满荷尔蒙的社交圈,如同网红脱衣刷礼物,一时间再次冲击人们的三观。有行业人士戏称:终于找到了中国版的Instagram,在支付宝,而且更适合中国人胃口。支付宝在社交上这一步,被人讽刺为,“社交的一小步,援交的一大步。”支付宝则被讽刺成为了“支付鸨”。
2.白领女生的选择:是要“保下限”还是“得赏金”?
对于网络时代的年轻女性,白领、女生们每用一次支付宝就面对一次这种日记圈子,有一个人发写真得到打赏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面对赏金和道德发不发照片不是选择题,发什么样的照片是选择题。很多女人为赏金在这上面突破了道德的下限。有的以真求赏,发自己大尺度写真;有的以假求赏,用网上找来的美图冒充自己。总之充斥着拜金、低俗和炫耀。支付宝这种只准女性发图的设计看似给了白领、女生一个展示和交友的平台,实则是利用女性对男人的吸引来获取更多的用户,更多的交易互动。尤其是那些女生还在象牙塔里就被这样给利用了。这样一个平台圈子,对她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3.社会三观的反思:商业主流如何引导文化主流?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网络技术发展的太快,以至于我们的道德水准跟不上网络技术的步伐,这才导致了众多网络乱象刷新人们三观,拉低道德底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推动,忽略了对人们道德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支付宝作为网络商业的主流应用,拥有着3亿多用户,面对庞大的受众,企业在应用上的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用户乃至社会的认识,在正确引导社会主流文化上可谓是责任重大。不能为了商业利益没了社会责任,肆意制造商业噱头,拉低道德下限,一旦被贴上“三俗”的标签,恐怕以后再无法回头。
所以,作为人们广泛信赖的支付宝,还是应当及时勒马,多为社会发展传播新风尚,提供正能量,才能始终成为人们使用的可靠的支付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