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缘分的天空布 犁 不 弃万能信箱
幻觉如酒精一般,可以麻痹我们,使我们生活的更有意义

幻觉如酒精一般,可以麻痹我们,使我们生活的更有意义

作者: 冢虎欢喜哥 | 来源:发表于2023-08-08 06:00 被阅读0次

看电视剧,里面说不管在外面怎么闯怎么奋斗,不要忘了自己的根,自己的家,自己是从这里出去的,还要回到这里来。

我跟女儿说:别听这个,未来自己在哪里奋斗,在哪里买房子,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

人在哪,家在哪。

主体意识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哪儿能兼容你、接纳你,哪里就是你的家。

哪儿愿意给你份工作、让你有更多相对自由、给你温暖和空间,哪里就是你的家。

…………………………………………

很多男人说,自己基本不消费,钱都给老婆孩子花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尚?

事实是,很多家庭,男人总是炒股票的名义亏掉了家里大部分积蓄。

炒股,我认为是高门槛的。

你买个包包,买个汽车,都不会使你陷入经济危机,但是错误的投资,会!

你看,男人赚钱那么辛苦。

但是,在借给别人钱的时候,在投资的时候,又是那么的简单。

…………………………………………

受害者心理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没有好处,一个人若是习惯性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那么他与身边的人就会陷入Karpman的“戏剧三角”。

戏剧三角是由受害者、拯救者与告发者组成,这很容易理解,当一个人扮演受害者,那么就会有人想要拯救他,也会有人指责他。

那这个扮演受害者的人会对这种关系欲罢不能,因为这是他熟悉的角色。

要想办法把戏剧三角转变成“力量三角”。

力量三角由创造者、辅导者与挑战者组成。

受害者要变成创造者,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再退缩到“可怜的我”的叙事中;拯救者也要放弃自己被需要的渴望而成为辅导者,鼓励对方寻找答案;告发者要转变为挑战者,督促创造者执行他的计划。

这是转变心态的方法。

当然,想不想改变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我小学班主任是一个思路非常奔放的人,有一次他突发奇想,让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同学做纪律委员,专管班级纪律。

结果那同学做得很认真,自己也一下子变得守纪律,好像变了一个人。

所以角色的转换真是能改变一个人的,但这也很难,因为不但要认知和心理的转换,还要有位置和行动的转换。

戏剧三角也经常用在对话写作中,因为它只会激化矛盾,把事实层面的纠纷上升到人格指控,越吵越大,由矛盾升级为冲突,以对决或者一句狠话做结;再对比“力量三角”,那这三个人一上来就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无戏可看了。

在体制内上班,观察久了,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大家普遍会误判副手。

例如组织要扶正副手,让他干一把手。

很多人内心反对。

觉得自己很熟悉这个副手,这个人没什么主见,也没什么思想,唯命是从,这样的人掌权后,不就是墙头草吗?

是人民的灾难。

实际上呢?

等他干上了,你再看看?

你发现,他也有独立思想,也雷厉风行,甚至,变本加厉,因为他有着不同寻常的隐忍和修行...

人,在什么角色上,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对应行为。

没有例外。

你看一个柔弱的女生,不会打人,不会骂人,从小没跟人红过脸,到我们学校来支教,学会了体罚,因为孩子太调皮了,你不体罚孩子不怕你,家长也要求你去体罚,发现,没多久,她也会打人了,而且打的很上瘾,左右开弓,一扇就是连续七八个耳光。

有年,我在乌兰布统遇到了一位北京小姐姐,开了辆奥迪S7,那边晚上黑天特别早,四五点就黑了,只能喝酒,喝酒就玩真心话大冒险。

咱是骗人的祖宗,说真心话也都是假的。

女孩不同。

一般都说真心话,说心底的秘密。

她男朋友特别喜欢挨打,她就学会了打人耳光,打人屁股,后来男朋友不仅仅自己挨打,还介绍自己的朋友让她打...

我原本还想好事,她说了这些后,我吓的躲的远远的。

…………………………………………

我一酒友说:许多人都活在自己的幻觉中。

幻觉的意义,在于能给人提供虚幻的安慰。

知道这一点的人,不一定要从中清醒过来,沉溺其中,不失为明智之举。

但也不宜过度沉溺,以至做出愚蠢的举动。

——《纸牌屋》中有一个细节,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国会议员弗兰克从前的保镖得了胰腺癌,时日无多。

弗兰克妻子克莱尔去医院看他,带去一束花。

此后几天,随时都很忙的克莱尔收到该保镖(若没记错,好像叫史蒂夫)一条短信,希望克莱尔尽快来医院一趟。

克莱尔当天没空,第二天去时,病入膏肓、面如土色的史蒂夫对她说:他恨弗兰克。

他当初做弗兰克保镖,只是为了能常常看见克莱尔。

相信这话不仅让克莱尔,也让观众大大出乎意料。

因为不论身份地位还是当时各自的处境,此话都来得特别突。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尴尬了。

克莱尔所说的话,不仅让史蒂夫仅存的一点幻觉破灭,而且让他深受侮辱。

——相比之下,这位曾经的保镖,其头脑可以说还不如街头那位乞丐的头脑清醒。

那位乞丐觉得,克莱尔给他20美元的纸币,并非出于同情而不过是一种姿态,所以把钱折成小鸟,直接掷还给了克莱尔。

——但其实,也没有必要像这样过分清醒。

这个呢,我有自己的解读。

保镖的意思是,你这么好的女人,应该配的上更好的男人,未必是我,但是我是爱慕你的,替你觉得不值。

聊天间,克莱尔摸了保镖的小鸡。

意思是,你要的,我很容易给,但是,我要的,你给不了。

很多人向我求婚,但只有弗兰克是懂我的人。

说白了,两人对“性”,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不同,保镖认为,美好的生活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甚至包括和谐的性,足够的爱情,温暖。

但是,在这些有野心的人眼里,那种生活是很LOW的,也是不稀罕的,她需要的是抛头露面,需要的是社会角色,这种游戏的魅力远高于性,远高于常规的爱情、婚姻。

富裕家庭的离异,绝不是因为单纯的小三插足,而是有更深层次的破裂,说白了,大家对于男人出轨之类的,是比较包容的,远不至于到闹死闹活要离婚的地步,真正走不下去,一定是更深层次的破裂,而不是性,不是身体。

这一段话来自:《纸牌屋第一季:弗兰克向总统说不,临终保镖表白克莱尔》。

幻觉如酒精一般,可以麻痹我们,使我们生活的更有意义...

…………………………………………

不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而是职业精神。

怎么说呢,很多人,哪怕是设计行业的,包括很多知名公司的设计师,对成本和造价一无所知,哪怕是他公司他自己设计的项目,对造价完全不知道,我总拿星巴克给很多朋友举例子,你猜星巴克一平方造价多少?

10000元/平

很多设计师听了结果,都完全不相信,不同于很多路人,这些设计师经常做的项目造价都超过星巴克,但是他依然对星巴克造价表示深刻怀疑。

A:那有些很有设计感很漂亮的书店(虽然好多都倒了),也很贵吧?

B:死贵,但是那些网红书店倒闭了真是活该,星巴克苹果店是贵有贵的道理,网红设计是死贵死贵,贵到店死。

…………………………………………

自己日子过得不好的(老、中年)人,没什么成功的人生经验,却擅长输出恐惧、焦虑和人生的限制(他们会把这些垃圾当成精神财富)。

当他们听到小辈们有什么突破性的想法和行动时,通常给的不是祝福,而是警告和阻拦。

没什么自我的人,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如果真的听了他们的,多半过得比他们还糟。

担心、恐吓、劝阻,是有些长辈唯一会的,对小辈表达关心的方式。

至于祝福,他们可能不知道还有这个东西。

相关文章

  • 忘不了旧爱,是时间不够久还是新欢不够好

    那次,我又一次的喝醉,总以为酒精可以麻痹一切,但被酒精麻痹的我更加愈发的想你,想起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们已经...

  • 喝多少酒才会醉?

    有人说 孤独的时候 酒精是最好的饮料 它可以麻痹你的神经 虽然这种幻觉早晚会醒来 可最起码有一秒 你可以骗自己 你...

  • 美其实无处不在

    我们每天都似城市里运转的零部件,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单调生活仿佛似酒精一般麻痹了我们跳动的神经,而手机又如毒品一...

  • 酒精麻痹的人

    说起酒来,真的有一些人被酒精完全麻痹的人。一位邻居从来没有在每一天里断过酒喝,活脱脱一个如酒似命的酒鬼,老高。他如...

  • 快速准确了解威士忌

    Hello 我是鬼爷,鬼夜酒馆的掌柜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威士忌”。 酒精可以放大人们的情感,麻痹我们的神经系统...

  • 一些经历

    最放开哭的一次应该是那次喝完酒后吧,酒精的麻痹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心底却是无比的悲戚,我们四个人,榛也喝了点,但对...

  • 奋斗中的成长

    我们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奋斗过了,我们才会体会到奋斗快乐。奋斗的青春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也更加精彩。人生不...

  • 我们生活在幻觉里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幻觉。这句话并非是一个比喻。 光,经过眼睛,在视网膜上形成神经信号,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 酒精麻痹了神经

    文/苏沐小白 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没有写东西了 临近开学,事情很多,同学的升学宴也很多 没有写东西的这段时间,做的最多...

  • 6.11

    1.目标产生激励状态。 2.目标使我们看清实力。 3.目标使我们的生存更有意义和价值。 4.目标使我们重点转成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幻觉如酒精一般,可以麻痹我们,使我们生活的更有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o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