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六月

作者: 江南小憩小憩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17:12 被阅读489次
嫣然六月

      翠色了然的六月,并未意料中的悍热,一场场夏雨裹着泥土的清香席卷小城,断断续续、隔三差五,除了即将收割的庄稼会被影响,其他倒也恰到好处。

      老人说,小城也过上了山里的日子:夜里下雨,日里晴。隔三差五大小雨总能浇灭夏日的燥热,却也没觉得频繁,这个夏,洒脱的夏雨几乎日日来拜访,小城内外,花间树影、润泽清新,处处洋着淡然和清爽。

      临近高考,总或多或少撞上一些高考的信息,高考多么久远的故事了。

      高考是年轻的故事,高考是奋斗的故事,高考是人生第一个起落…

      小城的高考始终充满着书香之气,人与人充满书生之气。也不知何时开始关注娃娃们的高考作文,一面看高考作文的动向,暗暗心里再为自家少年做翻筹划引导准备,一面也是叹服那些超脱年龄,独到、深刻、逻辑的大脑,又或是学古闻今外的文学坯子们的好文采!!高考涉及国学的内容逐年递增,这是一个好现象,国学定是所有文化的基础,又超脱于所有文化,不学国学,永远游离在文化之外,中国的国粹应该被教育部门重视,被家庭和学校所重视,培养新一代礼仪之邦根在国学知识的融入和培养。

      整个人的气息是淡然的、眉间心里也渐渐充盈着恬淡。窗外门前一片苍翠,绿莹莹的,抬头间随意一撇,视线之处尽是生机之象。学习文件的间或,动动僵硬的脖子,看着安静的窗外,瞬间想起昨夜读人民网的《夜读栏目》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何时“人民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这样的四棱四角的大咖媒体也开始注入了一剂文学的清新剂,让整个新媒除了端庄,还多了那么丝灵动、雅致。

      说起雅致,还是觉得《离骚》、《诗经》当之无愧。

      前段时间的空闲反复读一本书,被书中的一篇诗词吸引: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多年前的书籍,因一部被翻看了七八遍的小说动了心思,打开箱子翻看铺尘着青春痕迹的书籍,慢慢阅读,细细揣摩字与字、词与句……,也会装腔作势的背诵,可惜“廉颇老矣”,背的费劲,忘的倒挺快,但是乐此不疲,趣在其中。

      此时读起,似乎比起年少读它更有几分趣味和内涵,年少读书只为读书,囫囵吞枣,只为“阅书无数”;而立之年读书,只为心意,爱上那份心境,爱上那份闲散,爱上书里无穷的浩瀚境地,爱上书里淡然超脱的意境,爱上那凝练干净的文字。

      有时,读书是一份心境。

      有时,也深思“到底读书怎样的境界才是读书的最佳境地呢?”

相关文章

  • 嫣然六月

    翠色了然的六月,并未意料中的悍热,一场场夏雨裹着泥土的清香席卷小城,断断续续、隔三差五,除了即将收割的庄稼...

  • 《柔絮倾城》

    六月的风,温软, 六月的花,嫣然。 更多的时候, 我是在想六月的心事, 想与你,共赏一场花期。 这个六月, 温暖得...

  • 那年六月

    那年六月 文/英菽 那年六月,相遇童年别离童年, 涂鸦的色彩,从糟乱到齐整, 终于消去幻想的羞颜, 嫣然低首,已成...

  • 对付渣男最好的办法是,忘记!

    对付渣男最好的办法是,忘记! 1 嫣然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李东亭。那是六月的最后一天,嫣然带孩子去上早教课,在早教...

  • 浅夏漫行,宁静安然!

    文/晨夕 揽一份清浅,安放在浅夏的眉眼,如六月的花香,似清风萦绕。那年六月的花,嫣然了整个浅夏,那年六月的你,乱了...

  • 花意四月

    一花一笑一嫣然 一颦一簇一悠闲 陌上花开群蜂舞 君归六月喜上眉

  • 嫣然

    紫色的雪,紫色的花,纷纷然飘落。路两旁的小山,繁花盛开:粉粉的,星星点点;火红的,层层叠叠,远远望去,宛若天...

  • 嫣然

    清风摇曳,渐渐消弥的记忆中,忽又念起你的古筝声,千杯不醉只醉月光,想来竟温暖我些许经年。 雨掩楼台湿青衫,忆满庭芳...

  • 嫣然

    寥廓青霄 芬芳邈杳 那春风万里 不过是你的嫣然一笑

  • 嫣然

    嫣然,是我失去了联络的儿时伙伴之一。大约是小学六年级她转学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后来听说她在一中念书,我无意中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嫣然六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rl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