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链接
90后夫妻爆红:拒绝买房、买房车待产、坚持不送孩子去学校。。。二、拆解笔记
1、 写小结
A 收获
这是一篇文笔和口碑俱佳的情感故事文,作者清晰地定位受众群体是90后——喜欢看有思想、有态度的文字表达。
本文显然满足了这一代青年人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的情感需求,从而易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成为爆文!
本文的中心主题非常明朗:带娃旅行,家在路上!从全文来看,结构清晰:房车配置、房车生活、房车旅行三条主线层层递进,最后得出“有爱的地方就有家”的结论,条理分明、结构紧凑、逻辑缜密。
优质的爆文都有相似的地方:逻辑严密、言之有物、自带流量;换句话说,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时。
爆文不仅可以带给读者好的内容,讲述好的故事,总结好的观点,而且自身都携带好的写作框架。
因此,完全拆解一篇优质内容,远比读100篇甚至1000篇优质文章后的收获更多。
B 反思
①选题
带娃旅行是个常见题材,但作者却能写出新意,说明它的取材方向有独到之处。给我最大的启发之一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不一定都会扑街,只要我能写出有吸引力的亮点。
这就需要在读完本文后自行发散,带娃旅行还能想出别的新意吗?换作是我,可能会换个角度去写带娃旅行的不同攻略,让更多90后父母在带娃旅行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份简易指南,避开很多雷区,那样可能也会收割很多流量。
那么这篇爆文还可以找出不足之处吗?因为故事主人公的孩子尚小,没有涉及上学后可能引起的生活变化。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从这里得到第二个启发,找一到两个已经上学的孩子成为旅行资深博主的故事写出来,可能会更有说服力——毕竟旅行上学两不误的主题覆盖面更广。
而本文给我的第三个启发就是作者没有对带娃路上夫妻二人的未来规划作出预测,毕竟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直在路上也是不现实的!
在中国,太多的夫妻为了孩子求学,选择在某地定居。那么,是否可以加入这样的主题:一边开车旅行,一边考察各地的教育资源,给更多的父母提供信息来源,把旅游资源和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写成另一种攻略,那样就大大拓展了选题的范围,可供发挥的下笔空间自然也大了许多。
②难点
写故事最困难的就是把事情说得清晰明白,让人信服。这篇爆文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此。
换作是我,可能想不到去对房车前后的变化着重落笔,而且详细介绍拖型房车内部的陈设,用事实证明主人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丝毫下降;
与旅行收获相比,遇到的困难显然不算什么,所以作者对此选择了简写,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爱在路上这一主题。
如果是我,可能要么不写生活不便,要么夸大旅途之中的意外情况,从而冲淡全文温馨浪漫的氛围设置。
那么本文的不足之处可能在于没有加入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带娃发生意外的真实体验,比如发生意外时的心理活动可以用细节描写,显得人物更加真实饱满。
2、 拆选题
① 中心主题——一带娃旅行,家在路上;有爱的地方就有家
②大标题——故事+热词+悬念+流量,三段式标题
3、 拆结构
① 要素——六要素法
a时间——隐含在文中
b地点——房车
c人物——二林、一纯和小溜达
d事件——带娃旅行
起因——以车为家、浪迹天涯
经过——结婚、生娃、旅行都在路上
结果——收获了一段绝妙的人生旅程
②框架
总分总+递进式
③ 模板
时间轴——婚前、婚后、生娃、带娃
线索轴——房车旅行(主线)
带娃旅行(副线)
④写法
a开头引入——正反观点对比,层层递进引出本文主人公
b本篇主题——不走寻常路,主人公开房车旅行,收获一段绝妙的人生旅程
c主体部分
转折——怀孕生娃,更换房车
高潮——带娃旅行,成为资深旅行博主,收获百万粉丝
总结——家的定义因人而异,有爱的地方就有家
d结尾升华——人生追求不同,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家的方式:有爱人的地方,才是家!
4、 拆素材
① 例证
真实故事:一纯、二林带娃旅行
知识拓展:拖型房车的内部空间
②金句
a观点类:
有人说,年少的为爱痴狂,甚至抵不过后来一包食盐的重量
四海之大,有爱人的地方,才是家
b总结类:
两人达成共识——不做房奴、以车为家、立志要和最爱的人一起浪迹天涯
3、 写法
对比——本文亮点
新旧房车对比
收获与困难对比
理想与现实对比
新旧观念对比
叙述——顺叙
描写——正面描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