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舌尖上的会宁之“馓饭、搅团”

舌尖上的会宁之“馓饭、搅团”

作者: 众望城主 | 来源:发表于2017-01-21 07:01 被阅读200次

(16年春节记录整理)

     今天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兜圈子,伤心中,此处暂且不表。

     看到同乡发的搅团,垂涎欲滴啊,躺在摇晃的车厢中,还是想想吃的事儿,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记得有次在群里面有个老乡,分不清搅团和馓饭,被我笑话了一番,其实,现在不会做的人太多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即是裹腹之需,也能体现当时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有些饮食也就慢慢消失了。

    为啥这么说呢?以前大家都是自给自足,所以小麦,豌豆,莜麦,胡麻这些夏田种好之后,才种谷子,糜子,玉米,土豆,荞麦等各种秋田,没人计算哪种卖钱多寡,要保证一年四季有的吃,粗细要搭配好,这时候的人很单纯,这种种植习惯也保证了大家的营养均衡。后来的经济发展了,由于豌豆产量低,慢慢就不种了,后来玉米和土豆价格走高,大家只种这两样,再后来,农家人也学着城里人买面粉吃,殊不知,自己丢掉的才是宝贝疙瘩。

    闲言少说,言归正传,说说搅团散饭。家乡有句俗语,“馓饭搅团,娃娃老汉的好饭”。娃娃乳牙未出,老汉槽牙早掉,不用咀嚼的散饭搅团自然奉为上品。

      馓饭和搅团,最简单的区别就是,散饭比较软,搅团要硬许多。做法大同小异,都是在锅里面用油布抹过,然后倒入水适量,在水未开之前,把莜麦面慢慢撒入,边撒边搅动,要一直按一个方向搅动。等水开了之后,把豌豆面慢慢撒入,也是边撒边搅,直到成浆糊状,也可以撒入一些小麦面,不能多。然后加盖小火焖几分钟,再搅动几十下。如果做搅团的话,可以放入玉米面,荞麦面,豌豆面等,加入的面粉量要多于散饭,焖几分钟后要再次搅动,时间要更长些才好吃。

      搅团分干吃和汤吃两种,干吃一般吃辣菜搅团,辣菜就是把嫩韭菜洗干净,撒一些盐在案板上使劲儿搓,等都被搓蔫吧了之后,用刀剁成很短的小节节,放到盆里加入之前开过的莜麦面汤,加盖焖了之后,滴入胡麻油即可食用。搅团要用大汤勺来盛,先在凉水里面把勺子浸一下,这样就不粘,舀出一大块搅团放在碗里,然后把勺子灒水后用勺背使劲儿压,边压边旋转,形成光滑整洁的一个窝,这就是可以端上饭桌了。食客们可以把辣菜,醋,油泼辣椒放入窝窝中,吃的时候从边上挖一块,放入窝窝当中的蘸料中蘸一蘸,直接送入口中,那种美味只有尝过的人才能体会。搅团还可以浇汤吃,把开始煮开的莜麦面汤舀出一部分,加入炝好的浆水烧开,舀出一大块搅团放入碗中,浇入刚才的浆水汤即可上桌了。冬天不喜欢浆水的季节,也可以用土豆丁和腌蔬菜炒好之后加水熬汤,老家冬天有油渣渣做搅团那才是绝配。

舌尖上的会宁之“馓饭、搅团” 舌尖上的会宁之“馓饭、搅团”

相关文章

  • 舌尖上的会宁之“馓饭、搅团”

    (16年春节记录整理) 今天在广州和深圳之间兜圈子,伤心中,此处暂且不表。 看到同乡发的搅团,垂涎欲滴啊,...

  • 舌尖上的味道:搅团

    从2004年上大学离开家到现在, 过去了整整十五年。 辗转不同的城市, 忘不了的是故土。 粗粮馓搅团, 浆水配韭花...

  • 【舌尖上的馓饭,心尖上的温暖】

    啊……馓饭。 百饭丛中最鲜艳! 啊……馓饭。 众香锅里最壮观! 有人说你贫寒, 贫寒的年代你最珍贵。 有人说你无味...

  • 舌尖上的会宁之猪蹄篇

    今天,一拨“讨厌”’的同乡们一个个地晒家乡美食,聊着各种儿时的美味,搅和地一个上午都无法安心工作。 ...

  • 舌尖上的会宁之甜培

  • 舌尖上的会宁之麻腐合子

    说起麻腐,甘肃一带都有各种各样吃法。秋季麻子成熟的时候,吃一顿香气扑鼻的麻腐合子,绝对是人间美味。 身在异乡为异客...

  • 馓饭呱呱

    十多年前,馓饭是冬天饭桌上的主角,如今,馓饭成了冬天手机屏幕上的主角。拿起手机,与馓饭有关的文章视频,美篇诗词蓬蓬...

  • 舌尖上的会宁小吃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会宁人,走出会宁在兰州上学和工作十年,现在又嫁到临泽好几年,其实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 馓饭

    文‖赵小平 “这大冬天的,有一碗馓饭就喋美了!” 昨天一位同事这样念叨,谁料今天单位灶上真做了...

  • 馓饭

    天水和我老家山西长治,虽相距千余里,不少风俗习惯和饮食却相同相近。最典型的,一是浆水酸菜,二是馓饭。不过,这两样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上的会宁之“馓饭、搅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vg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