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葩大会》第二季,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自曝是“讨好型人格”,七岁写书九岁出书,作为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接受了很多赞美的她,却在成长中无法与人有真实的交流:在工作中,她时常会面对比自己大的人,哪怕对方在胡说八道,也会恭恭敬敬地迎合;和朋友相处,她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不会展示自己很愤怒的一面;哪怕在最亲密的情侣关系里,对方打电话骂她,她也可以一直道歉两个多小时。

你可以说她情商高、懂事,但这种隐忍讨好的背后是害怕起冲突,害怕让别人不高兴,直到后来发展成不会去表达情绪,不会去跟对方争吵。这一段分享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共鸣,炸出了很多“没脾气”的人生活法。他们和蒋方舟一样,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委屈自己,悦纳别人,以此来进入到主流的社会关系中。
曾有人总结出常说的“八句委屈”:都不容易;你喜欢就好,随便吧;别管我了;忍一忍就过去了;别伤和气;那好吧;可以,没问题,再晚我也会做完;习惯就好。言外之意翻译成心理学的话就是“一个人应该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以别人为中心,也要假装能做到”。
为什么会讨好?这可能要归结为太敏感,敏感到别人的情绪自己买单。即使是嘴角的一个弧度,立马可以发现别人的不开心了,然后飞快的行动,同样因为这种过分的敏感,他们常常会把周围情绪的波动归结到自己身上,“刚刚说话大声了一点,他会不会觉得我没礼貌”、“只顾着玩手机没看到他,会不会觉得我是故意的”,这种假设时常陷他们于被动和不安。
社交对于讨好型人格来说,是最累的一件事,只要周围人有需求,不管是不是份内,不管心里愿不愿意,嘴上都会说一句“行,没问题”。即便是受了委屈也不敢毫不犹豫的怼回去,但你要知道,既然你没有了原则,人家对你自然就没有了底线,恶性的循环导致生活越来越累,也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很脆弱,而其他人都很强很厉害。
“讨好型人格”更像是性格形态学意义上“peace & love”的结合,也就是在九型人格分类上,全爱型人格与和平型人格的交叉。所谓的九型人格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详尽描绘了人类性格的特征,它源自古阿拉伯的苏菲族,在2500年前族长为了管制其族人而发明的,数千年来始终以机密的方式传播,今天演化成为一门学科。通过180道测试题,将人的性格划分成9种,即:完美型、全爱型、成就型、艺术型、智慧型、忠诚型、活泼型、领袖型、和平型。
但是性格的边界是模糊的,外象的展现和内心的想法,以及理智情感等因素影响,很少有人是单一不变的性格。九型人格之所以能够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就是因为他不仅仅局限在对“九型”的分析上,他更有价值的意义是基于心理学理论,采用有效的四区定位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同一个人测试结果会有主次不同人格,同一型人格会有副型和侧翼不同表现状态,只有以此手段透彻地剖析自我,直面隐藏性格,才能在性格中最大化的扬长避短,这也就是九型人格的最终目标“迁善”。
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就对于“讨好型人格”来说,如果你是从事服务和志愿工作,那这个性格完全可以让你胜任,但从事其他领域,性格势必会成为你的短板,这时你就要根据四区定位的结果,发挥副型人格,用行为改变意识,摆脱主型人格影响,学会拒绝,学会“袖手旁观”,多一些勇敢,少一些情绪化,实现性格“迁善”,更好的达到职业以及生活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