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社会热点
让娱乐之风盛行,实为误国误民

让娱乐之风盛行,实为误国误民

作者: 强哥趣谈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18:21 被阅读267次

近些年,或者说近几十年吧,我们吃饱了肚子,物质文明得到了初步的满足,正如古人所言,保暖思淫欲。一点不差,我们开始寻求更多的精神刺激与寄托。就这样,戏子们依托于当今发达的信息系统,大行其道了,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这群人让部分空虚的人得以短暂的忘记痛苦和空虚。这类明星,我们也需要,毕竟娱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只不过,国人日复一日的浮躁着,娱乐之风越发无遮拦,腕们日复一日的捞着钱,整个国被娱乐这颗糖衣炮弹击中了,砰,还冒出了一个大泡泡。历史告诉我们,这不是什么好事,重文轻武过度娱乐,那就是死路一条。

纵观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单论汉族来说,尚文重于尚武的时代居多,孔夫子贡献是极大的,我们的治国理念出发点是包含人文关怀的,特别强调爱民如子,民如水君如舟,直到今日也大喊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这无可厚非,爱民没有错,但是在数千年文治的过程中,我们发展和延伸出了官本位思想,发展出了仕途观念,而孔夫子自己就是一个官迷!

当然,更发展出了诸多愚民的办法,比如,让大量读书人天天摇头晃脑,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的美梦,把最精英的头脑通过科举、通过仕途纳入到体系中来,让这些人有牵有挂,不能随便搞事情,让这些人互相斗争,想搞事情也难以凑一桌志同道合的麻友,自古以来的帝王之术无非如此,给聪明人以好处,从而圈养起来,让出苦力的人好好干活,天天汗滴禾下土,自己心里还的认命,因为认命这个思想从小就灌输了,不仅他们认命,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父母的父母,他们的祖宗都要认命,要是家里出个读书人,还得了点功名,这就是祖坟冒青烟了,愚民,仍然是这套把戏。一朝又一朝,不断沿袭并改进了孔夫子这一套原始配方,于是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要接受皇帝君权天授,要接受命运安排,要做个“好人”,总之,要按当时的套路出牌,不能搞事情。

这样搞下来的结果就是,读书成了绝大部分人有机会让祖坟冒一回青烟的最好办法,读书成了不二之选,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健身”了,时间久了,我们就不那么尚武了,民族精神的硬度在下降。秦统一六国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尚武的,所以,孔子不断的找工作,不断的失业,最后还是回家当老师了。

秦国能一统天下,秦人的尚武精神发挥了很大作用,秦奋六世之余烈才得了天下。然而,治国不能坐在马背上,秦国人只用了两代就完玩了,原因很简单,他们只会玩硬的,不会玩阴的,玩阴的这一套孔夫子最在行,他嘴里的之乎者也这些大道,看似人生大道理大智慧,实则是束缚一个人最阴柔且不易察觉的办法,孟子荀子一众高徒都是理论大师,这类人在秦国派不上用场,因为这些儒生们喜欢耍嘴皮子的路子与秦国这家上市公司的文化根本性的脱轨,于是,尚武的秦人废了,取而代之的另一个尚武的人,叫项羽,很不幸,虽力拔山兮气盖世,可惜时不利兮,项羽含情脉脉的跟虞姬睡了最后一晚,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

终于,刘邦这个流氓出来了,小流氓靠暴力,大流氓靠脑子,刘邦显然是道上混的大哥大,脑子很好使,他刚柔并济,外带扯皮无赖,样样能来戏路很宽,时运也好,当了汉高祖。之后,顺带把有盖世武功的兄弟们清理了一下,大汉朝步入正轨,不再是只会玩武功的秦人,但是汉朝人还是尚武的,到汉武帝时候,尚武一直是汉朝的精神核心,后来武帝引进了儒术,并总结出了王霸之术杂而用之的套路,一直沿用至今,以霸道为主儒术为代表的王道为辅,国家治理的还不错,蛮强大,只不过武帝后来嘛,老来不中用了,犯了狐疑的毛病,毁了一点声誉,但是总体还很OK了。后来,他对自己儿子深信儒家感到担忧,他担忧的没错,在他之后,大汉开始节节败退,一天不如一天。

话题扯回来,我们汉族引以自豪的大汉民族,曾经是文武双全的,甚至还要更重武功,当然这里说的武功不是手上那几下三脚猫功夫,而是战斗精神,是勇敢无畏,更是内心的绝对自信与强大。要知道,在汉代的时候,我们国人不会像今天的我们那样唯唯诺诺,欺软怕硬,苟且偷生的,那个时候一个汉人能K五个匈奴人,大汉出品,必为精品。

很可惜,我们没有把这部分精髓的文化很好的传承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唐宋的莺歌燕舞,诗词歌赋。不客气的说,一个诗词歌赋盛行,文人大师辈出的时代,好日子也就不久了,比如,安禄山之变前的大唐,比如北宋文人士大夫得道的日子,舞文弄墨,虽然带来了文化盛世,却让国人慢慢缺少了历练,沉迷于盛世欢歌之中,结果呢,很不幸,重文轻武,儒生当道,大唐B了,大宋B了。

后来我们经历了蒙古人的元朝和满族人的清朝,他们是中华历史的一部分,但是我从来不认为他们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说明了点,国人是被铁蹄征服的,是被屠刀压垮的,留辫不留头,就这么简单,换做大汉时我们的祖宗,这口气指定是咽不下,拿起刀枪就要干他娘的,这可以说是尚武,也可以说是强硬,更可以说是不妥协。不过,那是我们的引以为傲的大汉祖宗,经过大明王朝的统治,经过程朱理学的不断洗脑,明末的汉人,大部分都成了愚昧的奴才,很好用的看门狗,经历了一代代的“教育”,反抗精神荡然无存,他们麻木,只要有口饭吃,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满族人,都可以当我们的老爹老妈,有奶就是娘,甚至是后来的日本人,也能大行其道。何以至此?这个民族的那股心气哪里去了?答曰:磨光了。

打个比方,汉唐时期,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丰满的,打扮是大气的,到了宋,我们的衣服变得花枝招展,但是不怎么挡风了,到了元明,我们民族精神就只剩下了一身薄薄的内衣,基本没有什么内涵了,肉都漏出来了,再经过了清,直到清末,我们的民族性只剩了一条裤衩,时不时的要委屈求全的招待来自西方的嫖客,岂不知,曾经只有我们嫖他们的份,而今沦落到此,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经历了近代的大革命,终于又唤醒了一部分我们沉睡的民族性,比如能打能拼,坚毅的性格,在我们老一代人身上依然留有痕迹,然而,看今日之社会,我们的子孙俨然是“何不食肉糜”的小皇帝,他们没有经历苦难,他们享受娱乐,享受物质,他们更追求物质,追求娱乐,与其当一个工人老师抑或医生科学家,不如当明星,这群孩子啊,是谁让他们没有了主见,只看到了光鲜和物质?只追求虚荣和名望?答案是国家,是几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精神文明的严重缺失造成的。孩子们现在都想当个戏子,这个国家的前途何在?梁启超说国家的未来看青年人,不好意思,当下的青年人看不到太多的优秀品质,他们更像是猪圈里吃饱喝足的猪,岂不知,猪再肥也是挨宰的命,我们自己的宝贝们,自然下不了手,不过,猪肥了总会有人来宰!当他们的竞争力不足以立足于世界之林,那么,屠夫岂不是到处都是?

我想起了骆宾王,“且看今日之域中,竟为谁家知天下?”,至少我看来,当今不是工人的天下,不是农民的天下,不是科学家的天下,更不是实干者的天下,当今之天下是以丑为美,美丑不分的天下,是浮躁当道人心惶惶的天下,人人都活在当下,人人都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道德底线越来越低,物质享受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忘了先苦后甜。我们变得越来越自私,甚至扶老太过马路这种事情都要反复思考,这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严重失败!我们中的某些人,甚至拿着人民的钱,玩权谋搞腐败,我只想告诉他们,玩大了,你就是群众脚底下的蟑螂。

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当下的娱乐之风如此盛行?我想,不能用放松自己,和社会压力大这种词来敷衍了事,人活着,在任何一个时代压力都大。我们的浮躁和娱乐人生观,责任不全在我们,大环境使然。现在我们讲究市场经济,但是该市场化的地方往往忘了市场化,反而娱乐圈搞起了市场化,群众们喜闻乐见,就多做多放,当然也多挣钱,一味地迎合群众,他们在挣我们的钱,还用娱乐麻痹你,希望这不是当权者的本意。

娱乐,是时候踩一脚刹车了,长此以往,误国误民啊。

相关文章

  • 让娱乐之风盛行,实为误国误民

    近些年,或者说近几十年吧,我们吃饱了肚子,物质文明得到了初步的满足,正如古人所言,保暖思淫欲。一点不差,我们开始寻...

  • 误国误民,考试舞弊之风何时休?

    教育是国之根本,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而教育是用来培养人才的,做好教育等同于造就人才,有了人才国家自然会繁荣...

  • 二人组

    频频露脸几月余, 谎话连连二人组。 误国尚可灾后建, 误民怎堪命难复。

  • 笑林:良相良医

    良相为民, 良医治病, 良相先为民作主, 良医先为民治本, 乱相误国误民, 乱医误人误体, 学知为道, 行知以理,...

  • 褒姒的传说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源远流长,总是用来警示后人,不要贪恋女色,像褒姒这样妖艳的美女误国误民。 可很少有...

  • 误!误!误!戏子误国论

    陈志斌/原创 “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 戏子当道,英雄落泪” 哈哈,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

  • 误!误!误!戏子误国论

    陈志斌/原创。 注:此文被锁,今重发!

  • “娘炮误国”伪命题的狂欢

    台风天还没有过去,让我想到过去几天抵制娘炮之风飞沙走石般席卷整个网络,“娘炮误国”“少年娘则国娘,娘炮误国,娘炮之...

  • 学历教育误国误民(读书笔记)

    在《东吴相对论。错位的教育》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说道: 我曾经在德国待过一段时间,我当时觉得很奇怪的是,德国上大学...

  • 娘炮误国!!!

    在如今的娱乐圈,娘炮之风盛行。曾经,李小龙,成龙等踢开了“东亚病夫”的招牌。ps:(“东亚病夫”又称“东方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娱乐之风盛行,实为误国误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co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