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方仲永那样子小时了了的人在如今追求网络注意力及曝光度情景下,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些综艺节目将部分小孩子无限度的拔高,以前的确有童星,现在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欲求着将自己的小孩培养成小小明星。
在穷困山区,缺少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哪怕是穷人家孩子早当家,不过他们也大多数是会干农活,这种能力上不了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台面,所以,大山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纯粹的,根本不会出现小时了了的状况,哪怕是方仲永的状况,他在古代也是有大士族背景的。
在一二线城市里现在有很多父辈帮自己的子孙辈出名,什么写诗上千首,什么根治癌症,什么发明创造,基本上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很多人看到之后回头看自家的孩子几乎都惭愧得不成样子。连嫉妒心都无法升起来,毕竟这些小明星的成就太突出了,与自家孩子的差距太大,只能赞赏,嫉妒不起来。
不过,我们也都是清楚的,这些所谓的小时了了的孩子,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好好地积累,毫无例外都将成为“伤仲永”,这真的不是因为嫉妒而诅咒。
事实上,每年各省市的高考状元进入大学之后,从之前被保护状态下一下子进入社会小范围的竞争下,大多数都失去了原先的光芒,泯灭于大众中,追究其根源逃不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弱。连状元们都能陨落,更何况这些被父辈所塑造出来的小明星们呢?他们更是容易被玩坏。
有些家风比较好的家族在培养后辈子孙时,基本上不会采取这种手段,越是优秀的子弟,越是要到基层去锻炼,在他们成年之前很少在相关报道中看到他们的只言片语。那些能被大众所熟知的二代三代们都只能当成是暴发户的后代,毫无底蕴,不足为虑,像“我爸是李刚”就是浅薄之流。
我们不应该羡慕他人在朋友圈炫耀自家孩子的优秀,哪怕是十来岁就画出世界名画、写出出版作品、弹出钢琴名作,等等,请淡定地看待,不嫉妒,不羡慕,不键盘,更不要转身按照他们的标准教训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小时了了,大时未必。
可怕的并不是小时了了,而是遇到了低谷却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地度过。其实,不管我们多么优秀,都应该懂得在关键时刻转身,然后沉下心来好好地锤炼积累自己,此时的高峰也是攀登新高峰的低谷,唯有蹲下身来,积蓄能量,才能向更高的山峰冲刺。
唯有敢于在优秀的时候看淡成就的人,才可能避免成为“伤仲永”,未来将有更大的成就。
效长星言:
对于现在很多人讲自家的小孩子捧得高高的现象,我并不是很看好他们。真正能拥有好的名声,必须要有深厚的德行,不然肯定会出现德不配位的后果。效长认为我们教育小孩更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孩子的为人处事,而不是各种技能,虽然暂时能有所收获,但长久看未必是好事。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更加欣赏有精气神的厚德载物之辈,而不是虚有其表的浮夸之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