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孩子间发生争执的处理方法
对孩子来点“绅士”教育
21世纪文明社会不需要靠野蛮逞强立世,面对孩子间的争执,父母应首先正确地评估此事情。其实孩子间的争执与成人间的冲突貌虽相似而实质不同,区别在一个是成长中的游戏,一个是生活中的矛盾,父母完全可以豁达地看待这种争执。孩子喜欢和哪些同伴交往,他愿意采取“绅士”面对争执,我们应该尊重他。更何况他的“绅士风度”已越来越值得小朋友的信任,连欺负过他的孩子也愿意和他友好相处。
争执,是孩子体验宽容、谦让的好时机
我们一直在提倡培养孩子懂得宽容、谦让,可是宽容是很难的,之所以困难,原因很明显: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而且他往往认为冒犯自己的人应该先乞求自己的原谅。因此让孩子有一颗宽容心,首先要让他也体会到宽容、谦让也能给自己带来愉快的心情。发生争执后,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别人至少有两点好处:
(1)宽容可以使对方也勇于面对自己的行为,并学会道歉。
(2)宽容可以保护自己,可以从不愉快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宽容是合乎实际的、合乎心理健康的。
要达观地对待孩子的痛苦
有些父母历来将儿子与同伴之间的争执看成是“阴晴多变”的游戏,这边父母正在为他们间的纠纷进行“外交斡旋”,那边孩子们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了。由此,父母们完全应该达观地看待孩子间的争执,这对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开朗豁达等好性格很有意义。所以,孩子间发生了争执以、纠纷,父母帮助孩子调整舒缓紧张、沮丧、愤怒的心理,比直接参考解决争执重要得多。孩子受心理发展水平局限,对自己在争执中所受的伤害往往不能准确感受和表达,使人听来愤怒看去心疼,父母既不要以“好孩子不哭”来制止受委屈的孩子流泪,也不用“坚决站在孩子一边”来强化孩子的痛苦和仇恨。应帮助他转移注意力,暂时关注痛苦以外的事,从挫折情绪中尽快解脱出来,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和性格大有好处。可想而知,一个具有开朗豁达性格的人,肯定是交往中受欢迎的人。
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要制止
争执也有值得赞赏的一面
在孩子的世界里,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孩子只能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后,才能逐步相互适应,逐步学会合群,这就好比一个人要想学会游泳就得下水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间的争执,是他们学习交往能力而付出的代价。实际上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吃过几次亏、受过几次欺负后,都会学乖而使自己逐渐少吃亏或不再受欺负。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对他们间的争执,一般不要要太在意,哪怕是孩子受委屈。
孩子间发生争执,对帮助他们成长是很有价值的,在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交流,还锻炼了辩论的才能,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目的和观点。这些性格特点是很重要的。
教孩子用智慧化解矛盾
处理孩子间的争执,应首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稳定激烈的情绪。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争执带来的“痛苦”也会转瞬消失。但父母的处理并未结束,还应理智引导孩子在与小朋友争执中有没有不友好的语言和行为?以后要怎样和小朋友玩?科学理智地引导,既不要指责孩子无能,使孩子以后受到新的伤害,更不要亲自出马为孩子讨公道,这不利于孩子学习处世之道,也无助于矛盾的解决,而是应教孩子用智慧化解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