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经意间点开了部老电影《校园风云》,先是被怀旧的风格吸引,再看下去,却是揪心的疼。名为校园的影片,却到处充斥着暴力和躁动,混迹于黑社会的男同学乔治,做应召女郎的女同学阿珍,欺凌霸世的黑帮团伙,欺软怕硬的校园老师,粗暴无礼的学生家长,与黑社会勾结的警察。每一个人都埋怨着别人,老师怪警察维护治安不力,警察怪老师育人不明,老师怪家长放任自流......
无独有偶,到了办公室,看到了一个影片推荐——韩国电影《我们的世界》,讲述的是两个10岁小女生之间“友谊撕逼”的故事。成年人往往会想当然的以为小孩子都是单纯善良的,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的心思比我们想得要缜密复杂的多。电影开场便是在一次集体游戏中,10岁的李善遭到同学们排挤,玩游戏时,每个同学念名字挑选队友,却没有一个人选择李善。镜头始终跟随着她的脸,面部表情先是满心期待,当一个个同学都被选走时,继而失落,还有些许担心,最后当所有的同学都有了队伍,只剩她一人时,她尴尬地咬咬嘴唇。她的队友也觉得她存在的多余,游戏期间他们步调一致地说:“你踩到线了,踩到就赶紧下去。”她小声的解释:“我没有踩到。”
她没有踩到地上划的线,可她踩到别人统一规定的线。那条线是什么?它没有标准却又像规章制度一样的标刻着,也许是“丑、穷、差、娘”等等各种因素。简而言之这条线叫:“我们不喜欢你。”这就是校园冷暴力,比打架更可怕的心灵暴力!
这只是影片对校园暴力的集中反映吗?不,我想告诉你的是,现实一点也不比荧幕上的逊色,甚至更加疯狂。我搜了一下“校园暴力”,出现57316个视频,而我相信这只是校园暴力的冰山一角,还有成千上万的暴力事件没有曝光于网络,甚至除了当事人没有任何人知道。
那些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遭遇了人生中最初的巨大痛苦,却无计可施。他们被群殴,被灌屎,被轮奸,被恐吓........也许你又会说,这些学生活该,不去招惹那些校园一霸或者自己检点自律也不至于参与其中,可是你知道吗?有很多暴力事件仅仅是因为你与他们其中一人撞衫了,或者是多看了他们一眼,再或者仅仅是因为女生漂亮或者成绩好,这些都会成为“招惹”到校园霸王的理由。
最高法的调研报告显示,校园暴力在我国时有发生,但是情况复杂,违法与犯罪交织,且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加上目前缺少统一的事件报告、统计制度,导致难以了解我国校园暴力发生的真实情况。最高人民法院从2013-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100多件典型案件样本进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类犯罪的特点,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
2016年轰动一时的校园暴力案件,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的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掴,围观者不停叫“精彩”。
为什么我说还有成千上万的暴力事件没有曝光于网络,甚至除了当事人没有任何人知道,因为我就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而至今为止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甚至父母老师都不知道。小学一年级,因为我个子矮小,成绩好,受老师偏袒,成了全班欺负的对象。我新买的钢笔、文具盒会在当天就不翼而飞;我的钱放在衣兜里要不了一天就不见了踪影;我的课桌里经常会有各种毛毛虫,蚯蚓;我会被几个高大的女生冲过来拍我的头;我会被一群男生用课桌把我包围起来,上课的时候用笔戳我后背。
我曾经被一个男生威胁如果我不陪他放学他就割手腕,抽烟,喝酒。他真的抽烟了,顺便喝了酒将酒瓶砸在我面前。随后我遭到了一群女生的围追堵截,告诉我那个男生喜欢我,如果我不接受就不放过我。而当时才上四年级的我压根不懂什么叫喜欢,我只感到了无尽的恐惧和压力,我想尽办法躲过他们的目光,有一次看见他追上来,我不要命的连滚带爬从山上的公园跑回家。他是校长的儿子,所以整个小学期间都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也是在小学期间,上体育课,全班同学绕操场跑步,有些同学跑不动了,体育老师将其中一个男生抓到围墙的一角,随后我们都听到了头撞墙的声音,连全班同学的脚步声都没能掩盖住的巨大撞击声。随后我看到了那位男同学愤恨痛苦的眼神,仇视一切的眼神,我至今不能忘却.从此我对体育课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我怕劈叉的时候被老师一脚踢下去,我怕跑步的时候被老师抓头发......
转眼到了初中,校园欺凌并没有结束,我亲眼看到过整个操场的男同学持刀群殴,看到过学校里的小混混在小胡同里收“保护费”,看到过女生成群结队的跟社会青年混迹,去同学家里看到过同学的妈妈跟一个老头睡在一起,看到过河滩上一拨又一拨的学生聚在一起,注射毒品或者打架。而这一切,都小心翼翼的藏在我的心中,回到家中,爸妈只知道问我有没有好好学习,看我试卷上的分数。在家长眼中纯洁美好的校园,在我们的眼中,却有另一个黑暗的世界。
在整个小学初中期间,我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她帮助我对抗那些男生,告诉其他同学我爸爸是警察,让他们不要欺负我。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无比内向的我只有她一个朋友。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她死了。有很多关于她的谣言,有说她是跟黑社会混在一起的,因为“江湖纠纷”被杀了,也有说因为她姐姐惹到了黑社会的人,被打的时候,她帮姐姐挡了一刀。真正的死因我至今不得而知,没有人肯告诉我,她的养父母对此避而不谈,我以前的同学也没人愿意提及此事。我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甚至不知道她安葬于何处,年少的我们从此天人永隔。在一次周一的全校早会上,她的事件被作为校园暴力案例向全校学生通报,作为警示教育,而我脑袋一片空白。
在高中期间,我依然是内向且孤独的,每天安安静静的上学,却还是能莫名其妙的被卷入别的女生团体间的斗争,甚至因为路过的时候没有跟几个女生打招呼而被恐吓说“放学等着”。我那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无视她们的恐吓,最后竟也不了了之,或许我面无表情的样子也让她们觉得无趣,没有想象中的吓得讨好她们。
回想整个青少年期间,我都是孤独且内向的,没有几个朋友,也没有兴趣爱好,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回家,我小心翼翼的做一个乖乖女,没有人知道我所经历的一切,所有家人都认为我恬静而美好。但黑暗恐怖的种子已在心灵生根发芽,以至于多年后我依然胆小而懦弱,直到上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发誓重新做人,才开朗阳光起来。
可是,如今的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不仅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且学校和家长都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孩子受不到应有的保护,又缺乏处理危机的能力,以至于悲剧一幕幕重演,令人心痛!我想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预防校园暴力,教书育人,但育人更重要,不要让原本美好的校园成为童年的噩梦。
而我也坐下来,喝口茶,好好思考一下怎么教我未来的女儿应对校园暴力!愿每个孩子都足够快乐健康的成长,如果人生有着不可避免的挫折,那么让伤害来得尽量少一些,晚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