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疫情,让爱走亲戚的中国人开启了闭门模式。村里的喇叭不间断地吆喝着;‘‘疫情期间在家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咱们董永故里自古就有孝道美德,在家陪陪父母也是个难得的机会,老人们也给孩子们讲讲家风传统,不要出去走动了 ···’’听到这样的号召,想起古人一句话;有至亲在不远游···现在因为生活的方式和节奏变了,别说不远游就是在家陪父母的时间都少了。对于长期在外工作的人也是个在家安心陪父母的机会。
我们武陟小董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发源地,董永是一个汉代的孝子,在小董留下的孝道之风至今依旧浓厚。县里文化部门也在过年时候格外强调春节非遗活动,小董因为是董永传说地,在过节时候去的人多,每年县里都要求一定要做好孝道文化的宣传。今年因为疫情关系不让搞聚会的活动,因为疫情防控在家,文化馆强调用这个时期,要以家庭为单位搞好有关家庭家风的故事传承。我们村里的支书也打电话说:文化部门和乡政府要求有个敬老爱幼的安排,创建好家庭讲好家风,你写篇文章吧,既然都不出门了,提醒在家的教育好孩子,孝敬好父母,机会难得呀!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到了过年时候很多在外的人不远千里的归巢,就为了那顿过年的饭菜?肯定不是!中国年是一种文化,是最浓厚的孝道文化。一个春节融入了中国三千年的孝道。
我们家曾是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两年前奶奶走了,但这个传统的家庭留下了,依旧留着一些好的家风。上大学的儿子回家都是话不多总是耐心的听爷爷奶奶的唠叨。今年因为疫情出去玩得机会没有了,儿子更是听爷爷奶奶讲一些老旧的故事,一遍遍的讲。我问儿子:‘‘这些老故事听得烦吗?”儿子却说:‘家庭的故事每次都能听出一些道理,中国人不都是在这样的家庭故事里长大了吗?这些故事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家风’’中国孝道文化说的孝顺,其实听老人的唠叨也是其中一项。儿子放假时候在网上购买两本书《习近平用典》上下册。书里是国家主席讲话时候引用的一些古语。我随手一翻开,直接是91页,是修身篇,习主席一句用语“爱子,教之以义方”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必尽的责任。是呀做父母的是孩子最初的也是终身的老师。我突然间问儿子:你知道我们村为什么孝道文化特别的浓厚吗?儿子回答:那都知道因为董永的故事,大喇叭这几天不是还吆喝我们是董永的家乡要给孩子们讲讲孝道吗?我说:那好这些天咱们就在家讲孝道,中国人信奉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最主要的就是讲仁爱孝道,董永是孝文化一位代表人物,都知道董永卖身葬父,卖身葬父的故事是一个孝子的行为,董永有这个行为说明在汉朝孝文化的完善和兴盛,中国人讲礼,最重的礼节在家庭中的体现是对老人的礼。不是你多富有给予了老人许多,而是你的心意是多少,贫富不能比,但诚心可鉴。说到孝文化就必须说家庭,说到家庭就必须说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体现着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就如刚看书上的‘爱子教子以义方’家风是靠教育实现的,不是天生就带来的。中国人讲道理,道是什么?道是传统的文脉,因为这个文脉延续所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道怎么延续呢?那就是辈辈相传生生不息,怎样去辈辈相传呢?那就是孝文化构筑起来的家风文化,孝文化是基础,没有孝文化何谈中华五千年呢。没有孝文化就没有儒家修身齐家的理念,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何谈治国平天下呢?家风不是某一个人的,家风是家庭的集体概念,老人的优良品质会影响后代,比如我爱读书你也时不时的买本书对吧,我小时候我的奶奶爱种花养小动物,爷爷爱作点小生意,在我和你们两个伯伯分开住的时候,咱们住的院子里依旧种了很多的花,你大伯爱做小生意,你二伯爱养小动物···这就是一种看的见得传承。还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的对吧?说到这里儿子开心的点点头。
其实孩子们挺喜欢有关家庭的故事,只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去给孩子们讲,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如果有人说孩子不孝顺,其实那不是孩子的错误,是我们错了,这是要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能一直盯着孩子的学习分数,每个人的才能不同爱好不同。最少我们先要培养孩子先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这才是最基本的。如果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那就是失败的教育。都说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最天经地义的事了。
因为这样一场疫情,阻断了很多工作和生活的联系,但也为家庭的和谐家风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作为父母和儿女的我们怎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怎样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那样多家庭的优良品质我们怎样承前启后的传承,该做点什么呢?想到这里想起一个小故事,也是年前给一帮来董永故里的孩子们要讲的,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讲;故事是这样‘‘有棵大果树下有一个小孩天天在那里玩,乘凉、爬树、摘果子吃,也给大树上刻下不少的疤痕,大树因为喜欢这孩子并不责怪,过了几年孩子长大了,不怎么来了,大树等着孩子回来时候问:“孩子,你怎么不来找我玩了”孩子比较生气的说:“我大了需要更好的玩具我还要上学,我没钱,去哪有心情和你玩呀!”大树说:“那你把我的果子摘去吧,可以换来玩具和上学的钱”。孩子高兴的把大树的果子摘走了。孩子渐渐地成了少年,更不来和大树玩了,除了每年用学费的时候来摘果子才来。后来孩子长成了青年好久不来了,一天孩子来的时候满面愁容,大树问:“孩子怎么了?”孩子说:我要结婚了需要房子,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的所有树枝砍了吧,这样可以建房子了…孩子把大树的树枝拿去了!孩子太久不来了,突然有一天孩子回来了,大树也老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快乐?孩子说:我家庭房子都有了,但我真的不甘愿平凡,我想有条船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业!老树叹口气说:孩子你把我的主干锯走吧,这样可以建船了,可以帮助你的理想,我老了也只能这样帮你了!然后孩子用老树做了条船,老树就剩下一点树桩了!很多年孩子都没来老树这里,老树就这样坚持着等着,期盼着…老树一直在想:那个孩子不知道现在怎样了,自己已经无用了!单老树坚强的活着,因为他要等孩子回来······!孩子终于过了很多年回来了,到了老树的跟前靠着树桩!老树问:孩子你怎么了,你累了吗?我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玩了……孩子哭了说:老树你还活着,你在就好,我也老了什么都不要了,就想陪着你,你还能让我靠着真好!
看到这个故事,用心品读,你感动了吗?我哭了!那老树像极了我们的父母,父母真的是那样的无求,但我们一直都是索取。不禁去问孝是什么?孝是钱吗?有的子女可能收入高,认为钱就是孝,但是吗?不是的!孝道是一种美德,是亲情敬仰的高度。父母照顾孩子长大时候,他们没有想过索取,自己为父人到中年了,明白一些道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付出!
很早时候有人邀请我去学校讲一下我们董永故里的故事,因为忙觉得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整理一些东西,现在想起来其实需要整理的东西并不多,父母最朴实的品质就是我们孩子所需要的。因为这一场疫情让我在家给儿子谈话的时候想了这样多,越觉得有必要,去给大家说一些东西。有的孩子抱怨父母偏心,曾我爱人有个朋友,我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她抱怨她公公对大儿子好,从来都不顾及他这个小儿子,并且大儿子还是上学出去的,还收入高点!我问爱人这个朋友:你大哥和你丈夫,他们弟兄两个性格上谁更坚强?她回答:那肯定是我爱人坚强,大哥他比较懦弱!我说:这就对了,你老公这个人虽然收入低点,但是有能力那种,可能从小遇到事情就比老大遇到问题时候有办法。父母在他们两个小时候就能看清楚,谁是强者,所以老人有能力时候惦记的会是弱者,亏累的肯定是他认为的强者,因为老人觉得强者总能过得去,但要是父母看到他最强孩子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候,老人是会心痛的!因为强的孩子那是老人心里的支柱!所以会心疼你懂吗?说着我眼睛湿润了!读了很多中华孝道故事的我,也许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然后爱人的朋友说:确实是这样,她也有两个孩子,不操心的是强者!担忧的却是弱者!”对方不再说话,我觉得她思考很多·····然后说了一句:确实如此,我的两个孩子我也是这样的看法!
人从生下就开始面临死亡,但我们都有一个缓冲的垫子,这个垫子就是我们的父母。孝顺父母就是珍爱我们自己。为人父母可以没有读过许多书,但教育孩子时候应该有最起码的明理,让孩子读书也是明理!中国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做《孝经》第一篇有一句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此刻夜已深,我在黄河文化之乡的夜里感悟着中华孝道,此时在长江岸边的武汉成千上万的逆行者依然为生命坚守着,我相信春色满中国时候,武汉的春天依然百花盛开,而且会开的更美。我也相信在家抗击疫情的家庭疫情过后会有更多的和谐,中华家风也会得到最好的传承。加油武汉,加油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我们也加油,春色满园时候德孝之花会是开的最美的那朵,而且会永久不败!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