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商业管理观察
面对“头腾大战”我们不是吃瓜群众

面对“头腾大战”我们不是吃瓜群众

作者: 小白的痴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20:13 被阅读162次

        “在互联网世界,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从来不会出现在一份既定的名单中。”借用马化腾的这句话来概括最近愈演愈烈的“头腾大战”再合适不过。今年4月初,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和抖音母公司)CEO张一鸣与腾讯CEO马化腾在微信上的“互掐”,张一鸣质疑腾讯“封杀”抖音,而马化腾则回怼,称这是“诽谤”。打了一个月口水战之后,6月1日,腾讯起诉今日头条系以各种渠道诋毁公司,对腾讯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索赔1元并要求道歉;6月2日,今日头条起诉腾讯利用垄断地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9000万人民币。目前两案都已于6月1日获得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头腾大战”全面爆发。

      马化腾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半年前还参加了“东兴局”,坐在自己右手边第三个位置的“小弟”张一鸣,如今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就好像今年初大润发超市被阿里收购时在朋友圈疯传的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是的,当年风光无限的大润发在零售行业是顶级的存在,没有被沃尔玛干掉,没有被家乐福抢走地盘,最后却被阿里收购了,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离职时无奈的说:“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自从腾讯推出微信产品以来,各种相似的产品层出不穷,以阿里的来往和网易的LOFTER为代表的社交APP,都没能对微信构成直接的威胁。但今天,抖音的出现却让腾讯这个互联网巨头如临大敌。

马化腾和张一鸣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要跳起来指责我杞人忧天了,毕竟最新数据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40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微信短期内被代替好像根本不可能。但是谁说打败微信的一定要是社交软件呢,就好像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也不是今麦郎, 而是美团和饿了么。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微信还能走多远》,里面就提到微信的存在感越来越弱。这篇文章引起了讨论,评论区有两种观点,一种赞成的,觉得微信就是一工具,玩的人越来越少;还有一种认为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短期内不存在对手。据我观察,现在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常发的那几个人发的频率越来越低,很多人已经在微信销声匿迹,还有人一年也不发不了一条状态,大多数人都设置了三天可见,朋友圈已经逐渐沦为微商们打广告的地方。而微信本身的社交功能也不断弱化,更确切的说成为一种通讯工具,大多数时候我们用微信用来接收通知、交接工作、约定时间,发个定位啥的,至于娱乐功能,好像已经完全丧失,最近常看到一句话“打开微信,找不到聊天的人,于是默默打开抖音,傻笑的了一个下午。如果我说现在要将“玩微信”改为“用微信”,反对的人应该不多吧。微信的确强大,但是强大到好像手机短信功能那样,基础到存在和不存在没区别时,这样真的好吗?还能创造价值吗?再来看抖音,人家压根没有将自己定位为社交软件,也从来没把微信当做对手,就是这么不似社交产品,却胜似社交产品,对腾讯造成威胁。原因并不在于它在社交属性上有多强,而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具备创造新的连接方式,缔造一个新的网络世界的可能。

       两家互联网公司争的头破血流,说到底还是移动端流量入口之争。以往腾讯凭借QQ、微信等社交渠道牢牢把握了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如今,在短视频行业总使用时长从1.5%飙升至7.4%,即时通讯的使用时常却在慢慢下降。虽然抖音目前距离社交功能还有很长的路,但抖音的短视频社交雏形已让腾讯嗅到了危机。为了扩大自身在内容领域和社交领域的护城河,并有效的阻挡今日头条的进攻,腾讯斥资30亿强推自己的短视频平台微视。面对围剿,今日头条坚持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继续发扬今日头条和抖音能迅速扩张的杀手锏——利用特有的算法为每个用户精准推送感兴趣的热门信息,改变消费者的阅读浏览习惯,抖音成为炙热的短视频流量集聚地,成功的收割了大量的年轻用户“碎片化时间”。看着自己的用户群越来越大,抖音迎来新的挑战,那就是用户的流量不够用了,毕竟只在有WIFI的时候刷抖音,臣妾做不到啊。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抖音联合各大通讯运营商推出“抖音定向流量”。what?这简直刷新我的三观啊,为了抓住用户,掏空我们的流量,商家真是费尽心思啊,提供的服务简直体贴的不可思议啊。

      这场流量之争跟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有什么关系呢?看热闹的同时不妨认真思考,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是的,他们争夺的就是我们,我们的流量、我们的钱包、我们的时间,还有我们的精神世界。离开校园后,我们身份从学生变成职工,学习也不再是主业,想要有所成长就只能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给自己充电。但往往下班后还有聚餐、健身、陪家人、家务等等着我们,忙完这些真的除了累还是累,身体累,心也累,除了一个葛优瘫,一款不费脑子不用动手的手机app别无所求。学习看书?还是等明天吧!整块的时间没有了,半个小时又学不了什么,所以地铁上,等餐时,午休时间、睡觉前大家都在刷手机,刷着刷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僵了,僵着僵着就空虚了。我们的碎片时间就在一次次的手指滑动间溜走了,剩下一片荒芜的精神世界。

      手机就是这样占领我们的碎片化时间的,因为玩手机对时间的要求可以说是零门槛,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都值得看两眼,但看书则完全不同,半个小时可能都无法进入状态,通常面临一本小说读了半年才读一百多页,比如今天看了几页就睡觉了,再下来几天总是没空打开,等到下次有空再打开时上次看的已经忘了,连情节都想不起来更别说人物关系。这样半途而废几次后估计大家都不再相信自己,也不在强迫自己读厚厚的书了,而是换读一篇篇的短文章,但是因为篇幅短不成体系,读完往往没有太深刻的印象,收获不大。还有一种有趣的情景,就是难得周末闲下来,郑重其事的拿出一本书,打开台灯,找出笔记本,打算好好学习,可是刚记了几行字手机响了,回了微信消息后,顺便刷下朋友圈,再顺便打开今日头条,然后再刷会抖音,就这样不知不觉十一点了,放下手机,合上书洗澡睡觉了。书也没看,但摊开书玩手机好像没那么虚度时光。

      抖音被称为“时间加速器”真的一点也不为过,一个15秒的短视频,好像一点也不浪费时间,但就是这样,随着手指的不断上划,三四个小时就悄无声息的过去了。抖音不是不好,微信朋友圈也不是没有好文章,但是这种网络快餐能够消化吸收的太少,我也刷了一段时间抖音了,可是回想起来好像也想不起什么,曾经觉得很搞笑或者很有感触的内容,想讲给别人时却完全想不起来。也就是说这么长时间我看了那么多,却一无所获。但是读书就不同,十几年前读过的书,到现在依然记得故事情节,人物特征,甚至连一些精彩的用词都还记忆犹新。文字相对于影像的确不够直观,也正因为如此,读书会觉得吃力,也正因为吃力才印象深刻,才能消化吸收,这应该就是读书让人腹有诗书气的原因吧。

      具体要怎么管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呢,网上有很多方法,制定读书计划、听书、记读书笔记等。但是目前我还没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是名副其实的时间管理的弱者,也是行动上的矮子。所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写篇关于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相关文章

  • 面对“头腾大战”我们不是吃瓜群众

    “在互联网世界,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从来不会出现在一份既定的名单中。”借用马化腾的这句话来概括最近愈演愈烈...

  • 买香瓜

    夏天到了,这是一个吃瓜的好季节。吃瓜就是字面意思,吃西瓜、吃香瓜、吃哈密瓜……而不是网络用语“吃瓜群众”。 我们这...

  • 杨志是被吃枣群众逼上梁山的

    “吃瓜群众”是网络热词,“吃枣群众”是我读水浒的新发现。吃枣群众与吃瓜群众相比,吃瓜群众仅仅围观,吃枣群众还要参与...

  • 游 泳

    夏天来了,我们都秒变吃瓜群众。 津津有味的吃瓜之余,另外一个标志性的活动就是游泳。 我既不是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游...

  • 头腾大战

    基础概念 内容消费平台:人们纯消费内容,不管是谁产生的,也不会有很强的关注关系,(今日头条这个产品就是)。 社区:...

  • 头腾大战正酣,想不到,各家大厂员工竟然这样站队

    从那场“深夜互怼”开始,逐渐酝酿发酵的头腾大战已经制造了不知多少“10万+”话题,网友们都带着吃瓜的轻松心情旁观这...

  • 吃瓜群众的我们

    从小到大,我妈都跟我讲“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但我妈又总跟我说“要敢于面对不公的人生,敢于对错误的事情说不”。这让...

  • 我们都是吃瓜群众

    某日,北京地铁五号线,我和小花,站着,聊着,聊着彼此的变化,聊着写作。突然,车门处,一阵骚动。两个拖着拉杆儿箱的妹...

  • 我们不当“吃瓜群众”

    我们不当“吃瓜群众” 文|0131 12月10日,吉林一公交车上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一上车就开始骂司机,说司机见...

  • 我们不当“吃瓜群众”

    我们不当“吃瓜群众” 文|摸鱼 12月10日,吉林一公交车上来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一上车就开始骂司机,说司机见到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头腾大战”我们不是吃瓜群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sp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