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元宵节之后,这个年才算是真的过完了。
往年基本上从过小年开始,一家人就都聚在家里了,看看电视、打打扑克,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的。
然后到了28、29日的样子就一起去街上买年货和新衣服。除夕夜必定是围坐在一桌,连最小的孩子都要抱到桌边,象征着一家人齐齐整整。
初一就开始出去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初四回老家拜年,初六是婆婆的生日,她的姊妹们会在那天来我们这拜年。
然后就基本上都是待在家里了,一直到元宵节过完,孩子们开学了,哥哥嫂嫂一家又开始自己开火煮饭,我也开始上班了。
嫁过来三年了,好像都是这样过的,但今年却有所不同。
去年年底的时候,陈先生当选为村里的村干部,虽然还没有正式入职,但也开始上班了。他一个人又不会炒菜,于是我带着陌丫头回去陪他。
过小年那天匆匆忙忙赶回来吃了顿晚饭,第二天晚上又赶紧开车回乡里,因为第二天要上班。
本来还以为可以休七天假,没想到受疫情影响,所有村干部需在春节值班巡逻。于是除夕夜那天中午回娘家吃饭、送节礼,晚上回来吃团圆饭,初一去给大姨和二姨拜年,晚上又回了乡里。
之前在家里热热闹闹的,回了乡里之后就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在家里了,感觉怪冷清的。初二的时候菜市场都没人来卖菜,大家一年到头也就趁着这几天休息一下了,幸好婆婆早有准备,给我带了菜回去。
陈先生的值班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辛苦,主要是去进行交通疏散。初二那天真的是车多,到处堵车,初三就好很多了。
初四陈先生不用值班,公公和哥哥也回了趟老家,大家一起去拜年。说句真心话,我觉得和亲戚们一年才见一两回,也没什么话好讲的,坐在那挺尴尬的,大家都巴不得赶紧离开。但如果过年的时候都不去坐一坐,亲戚之间只会更生分吧。
初五白天陈先生值班,晚上开车回家,因为婆婆初六生日,还是要陪她过生日的。
然后初六晚上又要回乡里,因为陈先生初七也要值班。
所以今年这个年基本上就是两头奔波,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快速整理行李了,说走就走啊。
在城里最大的感觉就是热闹,感觉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有说话的声音,尤其是三个孩子凑在一块,充满欢声笑语。回到乡里,一家三口固然冷清了点,但三个人围坐在小方桌吃饭的时候,也还是挺温馨的。
在乡里陪陈先生到正月十三,我接到通知说学校正月十四要开会,而陈先生还要上班,于是那天下午我带着陌丫头两个人回来了,陈先生十五那天才赶回来吃饭。
按照目前这个情况,如果老家没有改建的话,以后过年估计和今年差不多了,只能我们两头跑。累吗?当然累,但两边都是家,每一次上路都是回家,那便没有那么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