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段话:“人在饥饿的时候通常只有一个烦恼,那就是下一顿吃什么!但是一旦吃饱,你就会有无数个烦恼。因为所有增加的烦恼,都是吃饱后撑的。” 这句话初读时或许只是觉得新奇,然而细品之下,却别有一番滋味,它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过去与现在生活对比的思考之门。曾经的我们,虽然物质匮乏,但快乐却很简单;如今的我们,虽然物质丰富,可烦恼却似乎也多了起来。
小时候的冬天,餐桌上的主角永远是大白菜。炒白菜、炖白菜、腌白菜…… 那单调的菜式,如今想来,竟也透着一股质朴的幸福。偶尔能加点土豆、芹菜、胡萝卜,若是还能加上点肉沫、粉条,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我记忆中,用白菜馅做包子,菜馅里加点油炸小菱形面块,或是加点鸡蛋,那包子的香气仿佛还在鼻尖萦绕,我一顿能吃四五个大包子,吃得狼吞虎咽一般,心满意足。如今,肉包子唾手可得,可只吃两个小小的就饱了,也再也吃不出那种纯粹的感觉了。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是三四个孩子,甚至更多。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孩子们的快乐却满得快要溢出来。每天在土里玩泥,在河里游泳,就算只有几个玻璃球,或是几张火柴盒皮,一帮小伙伴们都能玩上一整天。那时候终日无忧无虑,满足感的下限是那么的低,那时的笑声始终是回荡现在的脑海里。而如今,当问起那些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是否还要第二个孩子时,多数人会无奈地摇头,叹道“养不起呀”。曾经的多子多福,如今却成了“奢侈品”,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生活的无奈?
过去,大人们忙于农活,尤其是在麦收和秋收的时节,大孩子便理所当然地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那种责任感和亲情的羁绊,是如今难以复制的。而现在,家长们恨不得把孩子时刻带在身边,一家四口围着一个孩子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越发强烈。可我常常在想,如果满天飞的都是龙和凤,那这个世界又该如何定义“龙”和“凤”的价值呢?是不是那些曾经平凡的“蛇”和“鸡”,反而会成为新的“珍稀动物”?
肚腹从饥饿到饱足,快乐从简单到复杂,我们的生活似乎在物质的慢慢丰盈中,也慢慢的迷失了方向。曾经的烦恼是简单的,下一顿吃什么,能吃饱就行;如今的烦恼却五花八门,物质的富足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安宁,反而让我们陷入了更多的焦虑和迷茫。我经常怀念过去的简单,却又无法回到过去;当初我渴望的幸福,如今看似实现了,却又在无尽的追求中迷失了自我。
或许,真的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简单快乐,那些在饥饿中也能感受到的幸福,比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不去在乎吃的是什么,在乎的一家人一个不少地围坐在一起!我觉得那才是我真正应该珍惜的东西。在现在这种物质第一的年代里,我们不能迷失了方向,而应该学会在饱足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找回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纯粹与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