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典赏析】想法哲思
破除读书的危险:体味生活,游乐此间

破除读书的危险:体味生活,游乐此间

作者: 读书游乐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20:23 被阅读25次

 01

当代求知的困境

(1)非理想的教育环境

现实教育环境的扭曲与不称意,多数表现在“通”的教育稀有也就算了,反面到处都是金克木先生说的:“死灌、禁固、神化。”成人了把个人心智和认知成长更看成是断裂的,毫无独立分析、判断、证伪的能力,周遭话语环境言必称死读书、读死书。

指引和关怀呢?步入社会,一个人似乎受了十余年教育,结果茫然失措的大有人在,还不知何时有所惊醒,引发自我奋斗的自主、自立、自觉。

(2)自我意识的薄弱

想到青年除了物质财富的追求,所谓人文思想的力量要让人有真诚的理解,的确是很稀有的事物。经济基础是由人的生产活动来实现的,可人的生产活动是以人的价值意识为前提。

人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志、自我意念,何来有自我价值、自我认同(自尊),何来责任意识,这些在学习中无法形成,将来何以热爱生活?何以热爱工作进行高质量的产出!个人在接纳原始的社会属性,就职业工作,努力塑造出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获得生产、生存、生活的物质资料这个过程,往往并不顺意,与人格独立、自我体验、心境通达表示生命的长成、强大之间形成了冲突、矛盾。

(3)学习内容及认知的偏狭

首先要强调的是,学习这件事最重要的首先不是方法问题,而是要问自己的志愿和意图是什么?从而采取什么样的计划和行动,达到什么样的力量和效果?依个人的现实生存需要,精神需求(包括此时此地的心境),特殊经济情形,学力资质禀赋而选择、安排,把自己变成“稀缺资源”。

当代人所出现的问题是喜欢把学习能力的提升,获得人文思想精神的力量,淬炼技艺、加薪升职三个部分的内容混为一谈,或者只肯定某一部分或两部分的价值,贬斥其他方面的价值。很显然眼中只有淬炼技艺,加薪升职,没有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人文思想精神力量的获取你绝对是不可持续,走不长远的:生活将变得干枯、疲乏、浮躁、焦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人文思想精神力量的获取没有淬炼技艺的存在,没有丰富细节的填充,根本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终会变得空洞、粗疏、浮泛、虚假。三者互依共存,缺一不可,才能达到热诚、虔敬、谨严、深刻。

(4)生活的疑惑和困扰

很多人还是会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是想问,怎么开始自己真诚而真实的生活,尽自己的心力投入其中、参与其中,体验、把握、记录、证成,使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并喜欢的生活处境、工作处境,在其中养情、乐心、长成、强大。

我想无论是读书、学习、工作、谋生最终都是为生活服务的,让生活变得合理、活泼、有趣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好的书籍一定是能够引发人的欢悦、生机、活力,对目前生活的状态有所审视,回归内心,反求诸己,怎么更好的开始呢?从学会记录自己的生活开始吧!不虚伪、不自欺,在一切事务的处理,情绪的流动,欲念的感发中感受自己的变化,一定会有深爱和珍重的,会让你自然而然的做出努力和改变。

 02

读书的门径:心境、方向与方法的合一

(1)心境与方向是深入的基础

读书学习最重要的真的是方向和心境(体验:深沉、轻盈、空灵,而不是亢奋、激越、焦躁、畏惧),心的安宁和踏实的问题,方法都没那么重要,读多了自然有法了。更重要的是不要有虚荣心。

人有适合自己的追求。如古代有一首诗所说:书是开心药,道即指南针。读书闻了道,不向外头寻!一个人闻道思辨,取长补短关键树立起自己的价值信念,踏实诚恳,就不会太在意外界的因素。也就不大会攀比有得失心,自欺欺人有虚荣心了。

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作者说话的意境、情绪、幽深的妙趣以及真意(意志),包含所描述的确切含义、界限范围、适用边界,以及那种虔敬、谨严、深刻、热诚的思维头绪,有感受写出来就有了自己的收获。

在读的时候到有感受这个之间有一个过程,会经历一段无意义(虚无),这段时间过长会觉得这本书难读,或者这个学科难学,学不下去,枯燥、无聊、乏味、空虚、寂寞的感觉可能都会有!

主要还是要注重特殊经验,可以尽量缩短那段无意义的时间!

“特殊经验是指仅适合于或主要适合于个人的。只有将学习目的、方法与个人结合,方能真正有效。但各人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恰恰未必适合多数人或其他人。”

“特殊经验是指结合个人天赋、兴趣、偏好、价值观(信仰)、努力程度找到的最有效的途径或成果。”

把读书学习变成一种习惯,那段无意义(虚无)的时间多久也无所谓了!

识别,观看,鉴赏,聆听,操作,归纳,解析,深化,架构,书写,包括理解,回应,辩驳,诘难,追问,反思,质疑,证伪,修正,扬弃,批判,创新,推进都只是参与体验的方式、体味的一个过程概括性的描述,不是体验本身!

有了乐趣、情趣、美感,才有爱,体验了爱的美好,心中想持续拥有他,人才会珍惜生活,会想尽一切办法,自律、奋起、前进,激情源源不断,这时恒心、毅力才有了沃土,才能绽放开这朵莲花。没有自己的心,没有爱什么都白搭。

不要讲大道理,道理在生活当中,在细节当中、在此时此刻每一个当下的体验当中,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行为习惯当中,在每一次待人接物、人情往来的安排答对,与人交流的情绪感受当中,在每一次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工作事务当中!

明德中学、长沙市美术学校、中南大学,都教会我一件事情,教育不是势利,也不能那么势利。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都拉了我一把,初三的时候学校组织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补习上课,高三的时候自己美术专业画画画得不好,老师对我有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大学(自考)的时候蹭讲座、听课,那些研究生都会热心的问你的学习状况。这些好我一直铭记在心!

正如复旦蒋孔阳先生所说的:“一个人阅尽了人世的苍桑与不幸,结果只换来一双摆等级的势利眼,那是悲哀的!”

读书人最终要塑造的形象是觉醒的,有怜悯和爱的!

活在当下,知难行易,每个人的体验都不同,也没有谁的成功可以复制!

(2)涵泳体味:明辨之,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笃行之。方法是堂奥的出口。

读书人本身是怀有对智识的渴求,最终能在智识上获得愉悦和情趣的满足:常言“读书得间”,意谓两大石间有缝罅,决不可硬掰开来,而要讲求自开心扉,旨趣自明,如流水浸润,温情缱绻。读书重在理解,有自己的体会。好在“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

精读一本书,就是说要体会文字的精神实质,认真的读,扎扎实实地读。

“读一人的著作,想见其为人,于是尊之为师,敬之如友,研其思想,学其品行,择善而从,不善则改,所注意的是见解,所学习的是做人,不嫌狭隘,但求贯通。”-金克木

此即气质浸润,全心投入。读书定当“涵泳”!

“可人总是人,不能全知全能。作者的主观上的反应、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冯友兰

科学、叙述出的道理、文字、语言都是探究真理、智慧的工具绝不是真理、智慧本身!随境而迁,此一时彼一时!那就首先要判断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空洞、浮泛、粗疏、迷信、顽执、虚伪、鄙陋、荒谬,不讲逻辑基础和事实依据(实证),不符合客观实际规律的为假。反思、虔敬、谨严、健全、具体、深刻、热诚、乐天讲求逻辑基础和事实依据(实证),符合客观实际规律的为真。一句话说得有道理还是没道理,是真是假,是正确还是错误自己必须要有分辨。

读书定当“明辨”!

“明辨了,我就有我自己的心得体会,我的体会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可能完全合乎客观的道理。但我可以把我的体会和前人的体会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体会。“-冯友兰

又如为使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胡适

又要配合此时此地的心境和自己的精神需求,读一书也不足以知一书。就拿读《红楼梦》来说,没读过汤显祖的《邯郸记》、《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很难理解透《红楼梦》的精要所在。(此处只是举例)

读书定当“博学”!

“学问是一点一滴地积起来的,一步不走便一步不到,绝没有顿悟的奇迹;态度严肃而谦恭,不轻率不傲慢,不甘浅尝,不期速成,肯用全力在细磨的功夫上,毫不存侥幸取巧之心;郑重的思考,能把所读的书的内容句句分析清楚,不敢轻易忽略过去,有疑惑就勤于查考,有问题就勤于研究。”-顾颉刚,钱穆

读书定当“慎思”!

学过了,辨过了,思考过了,有了自己的体会。

“才发觉得前后左右都有种种与我意见不同的人在。这个时候,你才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梁漱溟

“唯读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书,可以使自己瞿然一惊,然后以敌人的态度去观察这本书的意见。结果若是自己被人折服,自然是自己原有的见解不对,从此便更进一步;若自己攻破了书中的理论,也就是自己受到了一次论敌的冲锋,无形中也加强了自己的力量。”-金克木

读书定当“审问”!

“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还必须做一番手脚,经过一番组织安排,经过自己的去取叙述,或做说明,或做讨论,或做提要。“-胡适

大脑的归类、梳理、整合能力是有限的。适当的重读可以将重要的论说思路,有条理的更好的贯穿起来,所得更完整、系统、严谨。避免零碎、片面、散漫。有一番提纲挈领的功夫,理出自己的一个条理思路。“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钱锺书 慢慢的积累多了,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寻出自己可以走的一条路径,作出抉择;去践行,尝试,体验,自省,反思,做大量的练习,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来。做创造性的转化,最终能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

“真知必可见诸实行,真理必可发为应用!”-贺麟

任何领先的技术,公认的成就都必须经过业界同行、时间、空间、实践四者的检验!切不可孤芳自赏!

读书,作为精神的食粮不是别的,培养一种超拔出众的胸襟、见识、视野和逻辑思维方法,得一个广大、开阔、宽裕的精神世界,有丰厚的学养,心中有秉持、主宰和支撑,对生活有强的驾驭力和更深的感受力。人为什么要读书?刻苦的学习,高强度的工作,遇事的挫折、困厄,要在世界上立足,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你绝对是走不长远,绝对是坚持不下去的!即“负重能远行”。

都在讲知行合一,但未必真懂这句话的意思!这个知绝不是仅仅指学到的知识懂了,而是感知的意思,感知学习、书籍、生活、自然、世界、一切的美!一切的善!一切的真!从从容容的走出去,行进游历,领略,领略那份温柔与和善!

读书必当“笃行”!

 03

生活是一本大书:体味生活,游乐此间

书本的经验只是船筏,最终还是以自己的心觉知和审视,洞若观火般的鉴赏,洞察人性。关键是精神的淘洗和狂欢,要让自己具备深沉的体验、觉知、发现、审视的,极高驾驭生活的能力。

(1)塑造出属于自己顺意的社会角色。

人就事情的现状处理事情,而且首先承认他自己的存在,那身的艰苦(疲倦、卑污、失望)必是有心的热情,拥抱智识时理解的舒悦、狂欢、荣誉的骄傲、触动我的深情————一种随着年岁一同生长的热情所支持的!

任何技艺拥有的来源,有心可以享乐它;不仅了解,而且体味到它的大好处!觉得越来越亲切,始终保持着新鲜锐敏。从事的时候,爱和敬占据了我的心,一切伟大和甜蜜,建筑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才是高效劳动工作的前提!忙碌但决不会失去自由!使人独立,但独立的个人永不再有无奈的孤寂!更重要的,从前那负着重担一般陈腐的愚蠢规劝、忠告,现今都以梦幻泡影来看待!使人拥有灵魂的生活,像超出普通的焦虑一样,超出普通的快乐!

因为和平调谐的思想,涵泳融洽的心,精神畅旺极了,我的工作总怀着快乐、寄托、热诚和希望!努力塑造出属于自己顺意的社会角色,才不发生矛盾、冲突,于是我们如此美丽的燃烧绽放!决不沦为愤怒燃烧!”

(2) 生活的艺术在乎懂得怡情。

生活能时常体会到更为微妙丰富的快乐降临在心头,激发人对生活惟有更深的发掘兴趣。美妙的精力加以正当的运用现在、以后都会是常态。也不会和别人的更好幸运相比较,来扰乱自己的幸福了。

提炼出的人文思想有种安慰人的和谐————这种安慰是逐日更新的惊喜,使我的心沉静了,一种慈爱的影响降临到我们灵魂上面,感动它使发生一种情绪,动情的,而且光是要得到力量来模仿那个高尚榜样的愿望,也便可以保证不幸时更卑下的冲动不会发生。温和使人不轻浮急躁的,温情使人心地宽宏的,高尚鼓励人的,覆载它们的生活细节能一一正视对此细细体验,让人决不再陷入迷津、荒诞、挣扎!

稳稳地从生活的一阶段到另一阶段,做着正当谨慎的事,不犯妄想的毛病,因为自然的进步而得人敬重,并且在一切经历中总是性情和蔼、从容、快乐!以热切的欢迎情绪过着这样一种自我训练的,温和虔诚并热心研究的生活,脑子将更广大、更勇敢、更温存————只是对着生活学徒!

读书游乐    

体味生活,游乐此间

2019.6.12

相关文章

  • 破除读书的危险:体味生活,游乐此间

    01 当代求知的困境 (1)非理想的教育环境 现实教育环境的扭曲与不称意,多数表现在“通”的教育稀有也就算了,反面...

  • 体味生活

    时光暗涌,岁月静好。我们皆如一粒凡尘,不论步履深浅,管它路途远近,走过的多数被遗忘,任谁都无力在身后留下什么。 有...

  • 体味生活

    生活就是一个体会酸甜苦辣的过程,仅仅体会到甜,从来没尝过苦,也就对甜没有什么感觉了。当然,如果净吃苦,很少尝甜,那...

  • 体味生活

    现实的生活 像一座担在肩上的大山 压弯了梦想的扁担 久了腰渐渐地勾了下去 那一条拐杖支撑着垮塌的身体 这般影响却被...

  • 此间的生活

    我始终觉得,人和人之间并没有太大不同,我们都要生老病死,并且用我们自己认可的方式度过一生。 《冈仁波齐》这部影片就...

  • 【文魁大脑读书会】 吴松锴53/60 《心有不甘》

    阅读书本: 心有不甘 阅读时间: 2015/12/3 阅读目的:体味小说,体味婚恋,体味浓缩的人生 这本书展示了一...

  • 体味春节

    金钱,物质汪洋肆虐,人文的,暖心的春节,异化,蜕变,纯朴的人际,甘醇的情意,让人想念!体味人生,此间至味!

  • 《梦界》唉,怂了

    我和老妈一起去游乐场玩,这次游乐场新建之后有很多非常危险刺激的游乐项目,我就有点害怕了。 可是妈妈好像比我要更大胆...

  • 小心,游乐场里的危险!

    从这里开启我的简书第一篇。 今天上午区域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拼插区的小朋友就有四个之多,这时孩子们正...

  • 05 游乐园中的危险

    尽管游乐园的安全记录相对于上一篇所讲的大商场要好,犯罪率也不高,但有关在游乐园里发生的犯罪及重大事故的谣言和故事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除读书的危险:体味生活,游乐此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xi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