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无生论语心解
若要知人先自知 | 论语心解016

若要知人先自知 | 论语心解016

作者: 论语心解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18:26 被阅读0次
【十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正是深观到当时人们有如此的心理特征,他才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意思是:“不要担心或忧愁他人不了解自己。”可以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出来呢?这里也是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境界,不因为他人不了解自己而恼怒或忧愁。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正心诚意,让自己的生命全然绽放,花开蝶自来。

孔子告诫弟子说:“患不知人也。”“知人”就是要如实观到,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依靠他人太多太多的协助,若要开启智慧,需要善知识协助。如古代老子、孔子、佛陀、耶稣等,还有当代的大德的协助。还要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常小事上去深观,譬如吃一顿可口的饭菜,要依靠农夫、运输司机、加工工人、厨师等等默默地付出。自然就会常怀感恩之心,不要因为自己有一些财富、学识就不断地展现我是、我能、我慢。更深一层意思是,要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都是神奇、神圣的,没有谁比较高级,谁比较低贱,都是一样高贵的。只是因缘不同,分工不同而已。

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是恰恰相反,是“患人之不己知,不患不知人也”。有的人拥有财富、名表、名车、别墅等,就不停炫富,担心别人不知道。也有的人做了好事或布施,害怕别人不知道,要到处宣说。大多数人在为自己的私欲、名利等绞尽脑汁,为了是让更多人了解自己,也不断展现我是、我能、我慢。

这里的“患”是担心害怕自己不能深观到他人的协助、付出,不能生起惭愧心、感恩心、慈悲心。当一个人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由衷生起惭愧心、感恩心、慈悲心,自然愿意将自己拥有的财富或体悟分享出来回馈给社会、他人,这才是真正相互协助彼此成长,就能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也自然来到和谐社会。

作者無生,感谢关注与阅读。

您的分享,让世界多一份祥和。

相关文章

  • 若要知人先自知 | 论语心解016

    【十六】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正是深观到当时人们有如...

  • 知人三步法

    今日《论语》课主要讲的是识人篇。 知人之难,就连孔子、老子这样的圣贤都觉得识人难。 老子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

  • 知人与自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与自知是同一根藤上的鲜花两朵,知人不自知是狂妄,自知不知人是愚蠢。在离不开“人”的...

  • 理解-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作者原创!禁止转载!禁止剽窃!请互相尊重! 这句话的意思为:所以,知人从自知开始,自知而后知人。 “自知”和“知人...

  • 领导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领导者既要自知,更要知人 自知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知人才可以用人无遗,知人善任 像孙权一样用人...

  • 道德经初读(3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知人者智,...

  • 《论语•学而篇》|| 自知与知人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意: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明·张...

  • 《道德经》第三十三(知人者智)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诗解创作作者:李府钟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 知人与自知

    本文选题为全国I卷 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知人与自知》。 说到知人,我们的学习材料中太史公以天下“...

  • 自知与知人

    生活中我们常把很多注意力、关注点放在对别人的了解上,对名人、对明星、对领导、对同事、对朋友圈里的这人与那人……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要知人先自知 | 论语心解0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zv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