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礼记·檀弓下》10

《礼记·檀弓下》10

作者: 阑珊一暮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08:40 被阅读0次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吴国入侵陈国时,把陈国祀庙的树砍了,还杀害患病的百姓。吴师回国在出了陈国边境时,陈国派大宰嚭出使吴军。夫差对行人仪说:“这个人很会说话,你何不试着问问他?凡是都要师出有名,人们对我们的军队是如何说的?”大宰嚭听到后说:“古时候那些侵犯或讨伐的军队,不会砍掉祭庙的树木,也不会杀害染病的百姓,更不会俘获头发花白的老人。如今你们的军队,是在杀害患病的百姓吗?这不就是杀害患病百姓的军队吗?”吴王说:“若是归还你们的土地,把俘获的人也归还给你们,那我的军队又被如何称呼呢?”大宰嚭说:“君王您讨伐敝国的罪过,现在又心怀怜悯加以赦免,这样的军队,还愁没有名声传扬吗?”

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焉,如有从而弗及;既葬,慨焉,如不及其反而息。

颜丁善于处理丧事的各种情态表露:在人刚死的时候,要表现的心慌意乱,好像有所求又得不到的样子;到了出殡的时候,要表现的依依不舍,好像要跟随而去又达不到的样子;到了下葬后,要表现的怅然所失,好像生怕亲人的灵魂不能跟着回来,而走走停停有所祈盼的样子。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欢。’有诸?”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

子张向孔子探问道:“据《书》中说:‘殷高宗(武丁)居丧三年不发一言,等他守丧期满开口说话时,人们都心悦诚服’有这样的事吗?”仲尼说:“怎么会没有这样的事!古时天子驾崩,太子就把国事交付于冢宰处理,因此,三年内可以不开口说话涉及国事。”

相关文章

  • 《礼记·檀弓下》10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

  • 《礼记·檀弓下》1

    君之适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适长殇,车一乘。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 国君的嫡子在十六至十九岁之间...

  • 《礼记·檀弓下》3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 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

  • 《礼记·檀弓下》4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

  • 《礼记·檀弓下》2

    大夫吊,当事而至,则辞焉。吊于人,是日不乐。妇人不越疆而吊人。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

  • 《礼记·檀弓下》5

    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 殡敛时不把帷幕掀起而哭泣,这并非古制,而是从敬姜为他的丈夫穆伯哭泣开始的。 丧礼...

  • 《礼记·檀弓下》6

    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所以异于生也。丧有死之道焉,先王之所难言也。 国君给臣子去吊丧,要让巫拿着桃枝,...

  • 《礼记·檀弓下》17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子皋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也,买道...

  • 《礼记·檀弓下》16

    诸侯伐秦,曹桓公卒于会。诸侯请含,使之袭。 襄公朝于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请袭!”鲁人曰:“非礼也。”荆人强之。...

  • 《礼记·檀弓下》14

    陈乾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已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陈乾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礼记·檀弓下》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dr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