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本我为数不多一口气读完的书籍,一直从晚上11点读到凌晨2点,被许三观的故事深深吸引到了,许三观是城里面丝厂的送茧工,许三观老家村里面的人以卖血为荣,他们认为身体好的人可以去城里面卖血,卖一次血35元。通过一个人是否卖过血来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强壮。许三观被村里面的阿方和根龙带去城里面卖了一次血,许三观打算把第一次卖血的钱攒起来娶媳妇,后来许三观娶到了许玉兰,许玉兰的父亲之所以把许玉兰嫁给许三观,是因为他们的孩子以后姓许,许老头子就这一个女儿,许老头子不想断后。婚后,许玉兰在五年里面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许一乐,许二乐,许三乐。城里人都说许一乐和何小勇长的非常像,说许一乐是何小勇的孩子,有一次许一乐把方铁匠家的儿子脑袋打开了花 ,许三观说许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他不给方铁匠家赔偿,让许一乐去找他的亲爹何小勇,但何小勇不认许一乐,最后许三观卖了血才给方铁匠家赔了钱,许三观接下来又因为闹饥荒,为把许二乐调回城里面,给许一乐去上海看病等等多次卖血,卖血成了他救急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困难就去卖血。
还记得那一年阿方和根龙带着许三观去卖血,那是许三观第一次去卖血,阿方和根龙卖血前带许三观去喝了很多水,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稀释血液的浓度,这算不算是奸商的行为,只不过他们卖的是自己的血而已,而不是具体的商品,第一次卖完血以后,许三观舍不得把自己的钱给他四叔一些,从卖血前要喝许多水,再到许三观舍不得将自己卖血的钱给他四叔,从这两件事情中都能体现出人真实的本性,本书中还有地方很多能体现出人最真实的本性。许三观卖血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每次的卖血的原因都是那么的无奈,许三观从来没有为自己卖过一次血,他想为自己去卖一次血,再吃一次熟悉那盘炒猪肝,然后再喝二两黄酒,当他又一次去卖血的时候,被人告知到他太老了,他不能卖血,许三观这一次哭了,他被岁月打败了,卖血就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丝希望,他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卖血到年老,现在这一根稻草也没有了,人终究会老去,会离开这个世界,世界就是那么的无情。
本书最高潮的部分就是许三观为了给一乐筹钱去上海途中的一路卖血,由于卖血过多,许三观差一点就挂掉了,就像阿方和根龙一样死掉,但是许三观还是被救回来了,本以为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但许三观最后活了下来,一直到他老去。许三观只是许三观时代一个缩影,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许三观的这样的人物,他们勤恳、卑微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就像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写到的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世界上有多少种许三观,就有多少种的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