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点一
考古发掘证实了祖先智人以及早期人类存在于今摩洛哥,
颠覆了人类源自东非说。
摩洛哥的考古遺址Jebel Irhoud在2009年的模樣。(美聯社)
考古學家胡伯林在2007年在摩洛哥Jebel Irhoud遺址指著一個破碎的頭骨。(美聯社)
痒点二
现代DNA分析业已证明,现代摩洛哥人的基因池由多个人种而来,
不仅有主要的种族如伯伯尔人Berbers和阿拉伯人العرب,
也有腓尼基人Phoenicians、西班牙犹太人Sephardi和撒哈拉以南地区(sub-Saharan)的非洲人。
伯伯尔人Berbers
阿拉伯人العرب
腓尼基人Phoenicians
西班牙犹太人Sephardi
撒哈拉以南地区(sub-Saharan)的非洲人
摩洛哥80%的居民是伯伯尔人
20%是混血
2006年文盲率为38.4%
99%穆斯林
其中67%是逊尼派教徒
30%是无教派穆斯林
此外还有0.9%为基督教徒
0.2%为犹太教徒
现代摩洛哥儿童
现代摩洛哥老人
痒点三
摩洛哥出现过的文字
阿拉伯语为国语
柏柏尔人使用的提非纳字母,语言属于闪含语系的一支
22个腓尼基字母
痒点四
1993年8月落成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在卡萨布兰卡的大西洋海滨,通体使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宣礼塔高达200米,是仅次于麦加清真寺和埃及的阿兹哈尔清真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设备之先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
痒点五
蓝色小镇舍夫沙石的历史
追溯舍夫沙万的历史,在15 世纪晚期,西班牙的摩尔人逃难到这里并定居下来,成为这里最早的居民。后至16 世纪,舍夫沙万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独立成一个王国,但好景不长,不到100 年就被摩洛哥苏丹打败,并成摩洛哥版图。再到后来的19世纪,舍夫沙万发展成为穆斯林宗教极端主义的中心, 1920 年被西班牙占领以前,这里不对任何外国人开放。
为什么要把全城都涂成蓝色?这里坊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崇拜神灵的宗教行为,也有人说是为了驱虫防蚊。我更愿意相信起初是为了驱虫防蚊,后来蓝色便成了小城居民的最爱,蓝色迷城顺势而生。
舍夫沙万的蓝并不是同一种蓝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之前见过或未见过的蓝色:普鲁士蓝、群青、湖蓝、天蓝、酞菁兰、深蓝、浅蓝、粉蓝……各种蓝色肆无忌惮地在这铺展蔓延。
摩洛哥,
一个位于非洲大陆北面的神秘国度,
一个 拥有撒哈拉沙漠的地方,
一个大西洋边上有着连绵海岸线的国家,
一个拥有众多古老麦地那的文明古国,
一个美到词穷的国度。
游走摩洛哥,
身心一直在不同时空中来回转换。
城市与荒漠的穿越,
戈壁与峡谷的穿越,
绿洲与沙漠的穿越,
时尚与古老的穿越,
欧洲与非洲的穿越,
现代与传统的穿越,
离开撒哈拉沙漠,在满眼黄沙中昏昏入睡,1小时后醒来车窗之外已是草林茂密;
从遍布高档别墅、国际品牌连锁的新城往前驱车十分钟,已身处历千年不变的古老麦地那;
经过荒野中败落的村庄,拐个弯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充满欧洲风情的小镇 ;
从凝聚千年时光的古老麦地那血拼出来,走进对面的肯德鸡啃一份鸡翅;
从时尚的城市驱车出来,眼前又是无尽的戈壁;
这是摩洛哥,一个神秘的国度,一段穿越的旅程 !
行走在这个大西洋彼岸的神秘国度,探访摩洛哥的前世今生。
以上素材来源于网络,由小编整理。
米兰国际HOAA集团设计师们即将与水彩老师们共同投入摩洛哥的怀抱,
进行六天五夜的摩洛哥水彩写生之旅。
让我们与您共同探访这个奇妙的国度,
为您用镜头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用画笔描绘她妙曼的身姿。
水彩老师们采集属于摩洛哥的色彩,
穿梭于摩洛哥的虚构与现实,
为“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增添一笔浓墨重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