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ey, do you know why we are still here year after year?
Here's the where we gotta be,full of love you know my prince!
苏苏要给老杨炖一锅汤。她发现这几天老杨看朋友圈的美食图片时,喉结一上一下的。哎,在吞口水。
她去家乐福挑了只西装鸡,用荥经砂锅炖好了端上桌,等老杨出差回来一起喝汤。揭开盖子欣赏自己的大作,整只鸡蜷在砂锅里,汤面上浮满黄橙橙的鸡油。苏苏深深地吸了口气,把鸡汤的浓香吸进肺里。
老杨,对了,那时候还是小杨,小杨舀起一勺汤,扬脖子喝下,一副略带夸张的满足样儿。苏苏也舀上一碗,美滋滋地抿一口。
“咋一股鸡屎味儿?”小杨用筷子在砂锅里扒拉。
“你,鸡都没破?!”小杨瞠目结舌。
苏苏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炖鸡的荒谬行径,忍不住笑出声。她那会儿以为家乐福盒装的西装鸡都是杀好了、破好了、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洗一洗放锅里炖就OK的,整鸡哦!
“你妈妈,除了给我喝鸡屎汤,还炒过母猪肉!”老杨时不时会向在厨房里打下手的小杨声讨。
“天底下吃详的人多了去了,能吃到煮熟的祥的人,还就你!”小杨呵呵。(小杨们的校园流行语,吃详=吃屎)
苏苏何尝不想做一名合格的厨娘?小杨还没登场那阵儿,但凡读到书上掠过的跟厨房有关的文字,她都不曾放过。有一天,她指着席慕蓉的一段文章念给老杨听:“院子里飘来别人家厨房的香味……”
“写得好,别人家厨房!”老杨用力点头称道。
苏苏家的厨房要飘出香味,那得看谁掌勺。
做葱烧海参、花雕肘子、陈皮鲫鱼这类的菜品,苏苏连申请做墩子的资格都给取消了。老杨说,要想出作品必须亲自从食材选购入手,备菜配菜切菜容不得他人插手。这样的强迫症患者只能成全他,自个儿折腾自个儿受累自个儿陶醉好啦。不过,苏苏以为,捡葱剥蒜收拾碗筷都已被她操练到炉火纯青了,厨房里再微不足道的配角也都有熠熠生辉的一刻,不是说军功章一人一半的吗?!
所以,当年他们搬家的时候,邻居嗟叹:“以后再也闻不到你们家厨房飘出的香味啦”。苏苏哈儿啦哈儿地笑,把自己挂在老杨的脖子上得意极了:“听见没?别人家的厨房哦!”
住校的小杨周末回家,贪恋的就是老杨主厨的餐桌。那天回来后得知老爸出差了,小子叹气:“早知道我留校哦。”
苏苏默默端上一盘香煎带鱼,金黄金黄的。小杨拿手当筷子悄无声息捡一块丢进嘴里,顿了顿,斜一眼他妈:“敢问,你请了哪位大厨当枪手?”看着小杨一根一根舔鱼刺,喉咙里只剩下啧啧啧几个单音当是点赞。苏苏老实交代:“呃——,你爸微信遥控的。”
小杨的口味被自家厨房给养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美食见解和评价体系。他身子前仰后合像是在为极burning的歌曲伴奏似的,一边回味着一洋刺身,一边发表评论:“那些看似冲突的食材和味觉搭配,像是在你胃里打了一架,猛烈刺激到你,哎!爽翻!”
苏苏敢打包票,无论她家小杨日后走过千山万水、尝遍百味千肴,自家厨房的味道必是他最浓稠的记忆、最醇厚的回味。苏苏还敢保证,自家厨房,早就有了席慕蓉书写的“别人家厨房”的味道,烟火气十足,粗茶淡饭飘香。
又到周末,苏苏算了算,今天恰是赶场天。对面山上的麻二孃会带土鸭来,上次听她讲过,家里有养了三年的老鸭。老杨说,八年的老鸭有可能是骗你,三年基本可信。
苏苏合上《有风吹过厨房》,去买麻二孃的老鸭,要给老杨小杨炖一大锅酸萝卜鸭子汤。书上有段话,一直在她心里婉转——
“那个买菜的年轻女子,大概还未为人妻为人母,大概还不太有机会体会,爱于一蔬一饭中迂回辗转的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