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春节,最火一则新闻,就是上海姑娘逃婚。吐糟男友家的年夜饭,晒出了一张可以有一千种解读的饭桌照。
姑娘起初被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嫌贫爱富”、“没有教养”、“歧视农民”、“这样的乡村饭虽然粗糙但是很有风味!”。
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装什么小资,往上数三代,谁家不是泥腿子出身。”
但同时姑娘也赢得了上海市民和许多女性的声援:“门当户对很重要”、“凤凰男又骗婚了!”
不过,不管正方反方,都指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这样的婚配,完全不看好。

支持小伙子的人,口气都比较浪漫但苍白:“你值得更好的姑娘!”
可以肯定的一件事:说这样话的人,自己家闺女,断然是不会许给这样的小伙子的。
若自己家妹子或女儿打算嫁进这样的家庭,没准反应比事件女主的父母激烈n倍。
为什么?
一张餐桌照,洞见了一条暗水涌动而不见底的深河。
要越过这条河迈入婚姻,非大机缘、大勇气和大智慧不可——而且是双方兼具上述过人之处。
当然,实在都没有,还有一种可能叫“大愚”。
如果没有逃,也许结局难讲?

先给大家说说真实版的结局吧。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经历与这个姑娘几乎完全拷贝,这是一个武汉姑娘和一个xx籍乡村男的故事。
所不同的是,武汉姑娘当时没有逃。
七八年前,这位女性朋友,第一次去了乡村男朋友家。
她男友家庭应该比这个上海姑娘的男友经济条件要好很多,为了她的到来,还做了最大程度的房屋装修。
给未来儿子儿媳准备了独立卧室、洗手间,洗手间里装了热水器,开饭时,摆出的是事先已经打听好的她爱吃的菜肴。
武汉姑娘不是不识好歹,很感念这样的厚待,尤其是男方家庭因为她,还特意改变了女子不上席的规矩。

她的男友也是个优秀的男孩,但最后,临到结婚,她退却了。
“纵然感激,但从第一餐饭起,有些块垒就已经种下。”姑娘说。
块垒一,她发现除了她是坐席的,所有的女子,嫂子、堂嫂、小姑、大姑,都是站在桌子边吃饭的。
包括忙前忙后的未来婆婆,也没有座位。
相反,嫂子家那个才6、7岁的小男孩,大喇喇地和自己的爹坐在席上。
在男孩尖利的叫声里,他爹把圆桌上的转盘嗖嗖飞转,方便把儿子爱吃的食物优先搬运给自己儿子。

与小男孩同辈同龄的一个女娃,站在已坐满了人的餐桌边,挨挤在一堆男性的腿脚边。
由自己的母亲,眼疾手快地从跟前经过的碗碟里,叉起一块肉,塞进自己的嘴里。
她这才明白,为什么男朋友的吃相一直难堪而屡教不改。
即使他十分地想改,但餐桌上一坐即忘,要么叭哒嘴,要么筷子来时,忙不迭地伸长脖子尖起嘴去唆食物。
块垒二,所有人吃饭都吧唧着嘴。响亮地吧唧。
块垒三,竟然把一只整鸡,剁成指头大的碎块。

男朋友准确地夹住鸡腿的一块,麻溜地放到她碗里,她嚼了一口,立即被鸡肉里包裹的碎骨刺了牙龈。
而她无法向男友解释,她从小到大吃过的鸡,要么是白斩鸡,要么是煲汤整鸡,要么是炸鸡,再不然是鸡脯或鸡茸。
从未见过可以把鸡剁碎了炒吃的作法,《食经》上不是有说,鸡不宜切过碎?
块垒四,所有人都非常不见外地打听她的收入、她父母的职位、在武汉有几套房。
听说她是独生女后,马上都毫不掩饰地向她男朋友表示祝贺:那以后那些几百万的房产,不全都是你小子的了?

块垒五,非常不客气地问她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给某某”生孩,乘“你婆婆”还年轻,带得动小孩,多生几个。
她说,我最不能忍受的,倒还不是这些废话。
“我反复在心里犯拧的,是那一桌子,明晃晃亮灿灿的——不锈钢餐盘。”
从小到大,她没有使过这样的器皿。
她从小的餐饮习惯也并不讲究到色香味形器诸色具精。
只是喝碧螺春使白瓷,为的取其色悦;
喝明前龙井使一只透明玻璃厚矮杯,为观其形逸;
喝普洱使一只粗陶杯,喝红茶要么是瓷器,要么是紫砂;
这在她家,并不刻意,是一种至少已经延续了三代、而且已经无感了的生活习惯。

无论如何,那一桌子不锈钢餐具,在她来看,非常有损食相。
扎眼地难受。
金属撞击声更让她反胃。
那些筷头己发黑的筷子,她尽快忽略,礼貌地吃完整顿饭。
毫不失礼。
是因为确实相爱。
但从这顿饭开始,她开始参悟,参悟彼此那些总会引起磕碰的差异的根源。
原来以为,爱可以克服这一切。
她安慰自己,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生活习惯需要彼此调适。

她和男友因为相爱又走了一年多。
分手是在结婚前夕。
双方谈及了孩子,男友认为,孩子最好由他爸爸妈妈来带。
她想起了那些不锈钢餐具,一个激灵。
坚决摇头。
男友非常郁闷,我爸爸妈妈不好吗?
生活习惯有什么问题吗?
即使再不好,不也把我养得这么大、这么出色么?
......

傻姑娘,穷小子没钱还不对你好怎么可能拥有你啊!
他能给的起的只有对你好!
你太小,你这条路我走过,婚姻是要讲门当户对的。
因为生活在一起以后再有了子女,没日没夜都会牵扯到钱,你们根深蒂固的消费观会让生活鸡飞狗跳,难有宁日!
虽然父母介绍的也不一定适合,但是你的现男友也不是你的良配!

我是阮唐小乔,公众号:阮唐小乔时光手记;喜欢就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