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涛
在北方农村,春天的脚步总是伴着杏花的绽放悄然来临。
当第一缕春风温柔地拂过这片质朴的土地,沉睡了一冬的杏花树,像是被大自然轻轻唤醒的孩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渐渐绽出了满树的惊喜。
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村子像是被一层轻纱笼罩着,朦朦胧胧,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此时,那几株伫立在农家小院旁的杏树,已率先在枝头缀满了花苞。粉白相间的花苞,小巧而饱满,像是一个个怀揣着秘密的小精灵,紧紧簇拥在一起。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花苞上,它们渐渐苏醒,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一点点地展开了花瓣。
起初只是微微张开,像是在试探外面的世界。不久,便完全绽放开来,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
那花瓣薄如蝉翼,洁白中透着淡淡的粉色,恰似少女羞涩的红晕,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散发出阵阵甜香,引得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
远处的田野里,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那是农民们为春耕忙碌的痕迹,一头头黄牛,迈着沉稳的步伐,拉着古老的木犁,在土地上缓缓前行。
犁铧翻开新鲜的泥土,呈现出一道道整齐的垄沟,仿佛是大地书写的诗行。
农民们跟在黄牛身后,双手紧握犁把,目光专注而坚定。
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又洋溢着对新一年的期待。在这充满生机的田野边,几座简陋的篱笆院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篱笆上爬满了嫩绿的藤蔓,偶尔还点缀着几朵不知名的小花。
院子里,鸡在悠闲地踱步,鸭在欢快地嘎嘎叫,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息。
中午时分,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那缕缕炊烟,从农家的烟囱里缓缓升腾,在微风中摇曳飘荡,最后融入湛蓝的天空。
此时,整个村子都弥漫着饭菜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温暖的味道。
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在屋里忙碌着,准备着一顿丰盛的午餐。
而那几株杏花树,就静静地站在院子旁,看着这一切,像是一位默默守护着这个家的老友。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村子染成了一片金黄。
杏花树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花瓣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熠熠生辉。
田野里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农具,牵着黄牛,慢悠悠地往家走。
他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长长的,与这美丽的乡村景色融为一体。
此时,村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而那杏花的香气,却在这静谧的夜晚愈发浓郁,伴随着人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杏花开了,开在北方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开在人们的心里。
她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她是乡村的记忆,承载着岁月的温情与美好。
在这片土地上,杏花与农耕、与生活紧紧相连,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乡村画卷。
作者简介:洪涛,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出生于河北承德。1989年毕业于承德市第三中学。后回家乡中小学任代课老师。期间又通过成人高考毕业于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和法律专业。2012年在北京陈大惠主办的传统文化学校学习。自幼对诗词歌赋联和小说散文等文学就有着特殊的喜好。小学时就几乎读遍了当时我所知道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从中学开始就搜集并翻阅有关诗词类的书籍,对这方面的故事电影性趣很浓,并学写一写作品。三十多年来兴趣渐浓,曾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