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在乎爸爸,从小到大,都希望爸爸不止是更关注生病卧床的妹妹,做鬼脸讨好父亲也罢,从小到大按父亲想要的样子活着也罢。
她希望爸爸给她和妹妹一样的爱,
她只是极度缺爱
可是,她的一生,也没有人来给她爱,孤独的一个人,孤独的一生。


松子是极美的,尤其是唱歌的时候,阿龙最后说,她是上帝,他宽恕了她恨的人并且去爱他,可是她的爱太纯粹,太耀眼,也许真是她爱的太无私,爱她的人都自行惭愧,自杀的八女川徹,逃跑掉的阿龙。全程的歌声,我不知道是什么歌,但真的很好听,这也算是全程贯穿的一条线吧。

其实松子不是最悲惨的,他说人的一生在于付出了多少,我觉得他在付出她无私的爱的时候也是幸福的。世上有太多像松子这样的人,我们都在度过着我们悲惨的人生,幸福的意义不是过得有多好,而是自己觉得值得。
很多感触,人不是一座孤岛,我们都渴望爱,渴望得到多于付出。其实松子很厉害的,她三次觉得要完了,活不下去了,可她还是选择活着,去一次次毫无保留的爱,去付出,两边都是地狱,只要不是孤单单自己一个人就好,死也没关系啊。

我不赞同她是悲剧的,也不否认。只能说她身上有悲剧色彩,她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她的悲剧,但是她一次次的反抗,去爱,去争取幸福,去美好的生活着从来都没有放弃,哪怕是在肉体已经不能再支撑下去,她依然想去爱这个世界,爱这些人们。
在我看来,究其根源,就是来自童年错误的家庭教育。孩子自我的人格形成之前,是不断从父母那里获取肯定和关爱从而之间建立自我的肯定。而松子的父亲一直在忽视松子,松子发现做鬼脸可以博父亲一笑,就每次做鬼脸渴望父亲能多关心她一点。后来松子发现父亲日记哭泣的时候,我完全不觉得“父亲一直是爱你的”他只是在松子离家出走后的反省,也不觉得父亲值得原谅,因为松子用一生的幸福为父亲的错误买单。

在学校的时候,松子这种人格嫉极度缺爱,缺少对自我的肯定,自尊自信唯一的来源是外界的肯定,所以她惧怕和人发生冲突,所以在偷钱事件中宁愿一直牺牲自己,顶包也不敢反抗。
那些说无感的人,你们的生活顺风顺水,你们无法想象在一个扭曲的家庭中成长的感受。你们嘲笑松子三观奇怪的时候你们不知道,她的成长经历只能给她这样的三观。她的悲剧在她童年时刻起已经开始。后来人生的失败,家人的厌弃让她越陷越深。
松子最漂亮的时候我感觉有三个,第一个是她23岁当女教师时,在船上唱歌的样子;第二是她从监狱里出来后去找那个理发师时,站在樱花树下说:“我回来了”样子;第三就是她在等阿龙从狱里出来,手抱红玫瑰站在雪地里的样子。这是她最有希望生活在天堂的时候,也是她即将坠入地狱的时候。






第一遍看到的是松子不现实的,失败的,被嫌弃的人生悲剧。 第二遍看到松子追求爱的勇敢,对憎恨的人的宽恕,为爱付出一生的无私。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付出了多少。
这句话贯穿整部电影。所以,松子这样的人生也是拥有价值的。



这是一部需要思考的影片。
生而为人,对不起。
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松子的确伟大。这部片夸张又让人感觉真实,夸张的是情节真实的是人性,松子好像真的存在过,甚至就是你自己。就只是讲个故事而已,没有赞颂松子也没有贬低松子,反正我自认无法评价松子的一生。
每个看过的人都可以在某一部分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不同的看法。这部电影的确压抑,一开始松子就死了斩断了后路明明白白的悲剧。但全篇松子一次次的被打倒都毫无芥蒂的站了起来更加勇猛的向前走,在影片的最后,即使知道结局也依然希望她能再次站起来,在她爬起来的时候,真的期待奇迹出现,无厘头的结尾也好希望松子站起来。但这次松子真的没再爬起,就算精神已经准备好再次前进她的肉体停止在路上。这是一部绝望的片子,松子每次获得希望都会被剥夺,这也是一般充满希望的片子,直到最后松子依旧没放弃希望。这是一个遗憾的结尾,松子没能站起来,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尾,松子依旧前行。
这部片是一个立方体,你从哪个面看,它就是怎么样的,是绝望?还是希望?致郁?还是治愈?


花了一整个晚上在b站看完这部豆瓣高评分电影,文章里也摘抄了一些我比较赞同的其他观者的评论,对于观后感,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生活环境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个性特征喜怒哀乐都不同,自然是思想三观也截然不同。不管看完之后,我们是怎样的感受,只有我们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得到了一些东西,那就够了。希望大家都更爱生活,更爱自己,勇敢,快乐,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