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冲是故乡的一个地名。也是被我念叨得最多的一个地名。
也许有人不懂“冲”的意思,这是我们当地的方言,即两山夹一凹的地方。前些年,还被人夸张的叫过“周冲大峡谷”。
周冲的长度足有三四里,山重水复,山回路转,一直逶迤到青骡山的半山腰。平均宽度不过十米,最狭处仅容两条路,一条水路,一条人行路。当然,如果往时间的深处追溯,肯定没有现成的路,有了人迹之后,才踩出这样一条坎坎坷坷的路。
峡谷的两边山脚下也有类似于冲击平原的“坪”,有的是板结的荒地,长着各种各样的野草;有的则被辟为庄稼地,种着留兰香之类不屑被人破坏的作物,连牛羊闻到这种气味也退避三舍。
我可记忆的童年岁月基本都埋在了周冲里。很小的时候就看牛,这个地方是最好的牧场,把牛往冲里一放,我们便万事大吉,任凭牛在两侧的山上寻食,我们只须守在出口处,躺在草地上睡觉,玩“铲房子”的游戏。
年龄稍长,父母便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要求我们看牛的时候,还要顺带一捆柴回来。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山上有的是柴禾。
河床凹凸不平,布满了河卵石,也有很大的石头横在水流中央。水在乱石中穿行,清澈无比。渴了,便在河里掬一捧水;淌汗了,又在水里洗一把脸。水里还有鱼虾,机会好的话,赤手就能逮到一些鱼虾。夏天,我们还会寻找一团深水潭洗一个冷水澡,我游泳的技术就在那时练就的。
那会儿,两边的山上还有人家。一条小路麻线一样在柴草间若隐若现,一直通到一点点白壁人家。想必,这些人家的先祖也有可能是“避秦时乱”,才在此处辟一安静的处所安顿下来。
一到下雨天,冲里雨雾缭绕,仿若仙境,但也常遭遇山洪暴发,冲毁了石板路,不过,雨一停,一条小路又被来往的人踩出来。
后来,移民搬迁,山上的人家都搬到了山下。再后来,人们又打起了山上石灰石的注意,在冲里兴建了一处石子场。现在走进周冲,早已面目全非,一条黑色油路铺陈而去,车辆来来往往,还不时的听到开山炸石的爆炸声。桃花源的景象不再,当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情形也寻觅不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