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策略大本营:自由,平等,友爱。简书缘
当生活遭遇癌症,我们该如何面对?

当生活遭遇癌症,我们该如何面对?

作者: 澡花可视化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19-12-21 21:41 被阅读0次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跟大家谈谈在医院的所见、所思、所想。

上电梯的时候,只有小澡哥一个人。这时,电梯里进来一个人,小澡哥习惯性地按了开门键。这是一个身体健壮的五十来岁的中年男性,他的手上还保留着输液的针头,脸上写满了沮丧和不安。他一进门就急忙开始按关门键,看到小澡哥的手按着开门键,就气急败坏地厉声问道:“你为什么按这个(键)?”

小澡哥看着他的眼睛说:“刚刚看到你进来,就按了开门键,为了方便你进来。这部天梯关门太快了,容易伤人。”这个男性的脸上马上堆起了笑容,说道:“对不起,对不起。最近人脑子反应很慢。”

小澡哥回到:“没关系”。接着,这位中年大叔就开始一个人继续说话:“明天动手术,也不知道会怎样。奶N的。是无意中做检查发现的。长这么个东西!医生说我还算幸运。要不然,还真发现不了,不痛不痒的。谁知道会长这么个东西呢?真倒霉!……”

小澡哥看着他,听着他一个人长篇大论,嘴上什么话都没有说。可以猜想,他应该是患了癌症,还没有到晚期,还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很明显,他很难接受患了癌症这个现实,对手术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心存恐惧和不安。

前两天,小澡哥专文讨论过,年龄增大是引发癌症的最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上癌症是越来越多长寿的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详见《年龄增大是引发癌症的最危险因素》)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接受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有可能患癌症这一现实。

问题是,应该如何科学地预防和对待癌症呢?

第一,消除致癌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尽管细胞分裂带来的染色体复制随机错误是引发癌症的主要原因,我们无法预防,但基因突变只是癌症发病的一个环节。即使基因突变,人们也未必会患上癌症,因为人体还有强大的免疫系统。

保护免疫系统,减少慢性感染,人们仍可以预防大约40%的癌症。从降低患癌风险的角度,有两点科学建议值得关注:

首先,避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HPV病毒( 人类乳头瘤病毒 )等可能致癌的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如果已经感染,务必及时治疗和定期复查。

其次,戒烟限酒,多运动,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豆类,少吃糖,少吃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有效方法。

第二,定期进行疾病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癌症,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在没有癌症症状的时候,可能多数人体内会产生癌症之前的病变(比如:息肉、结节等)。发现这些早期问题,及时治疗,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为恶性癌症。

以胃癌和肠癌为例,从减低患癌风险的角度,35岁以上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应该每两年至少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进行科学的疾病筛查,这是发达国家总结出来的可行的癌症预防方法。

第三,既然我们越来越长寿,那就接纳癌症,与它共存。癌细胞就像是“坏车”。现实社会中不可能没有坏车,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坏车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保持人体的和谐有序。即使不幸得了癌症,我们也要学会与它共存。把癌细胞赶尽杀绝是不可能的,只要把它控制在安全数量下,我们照样可以健康生存。

医学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很多类型的癌症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有效地延长生存期,这些类型的癌症正在逐步成为一种“慢性病”。比如,甲状腺癌就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胃癌和肠癌也可以通过有效治疗而延长病人的生命。所以,癌症并不等于死亡,不要一提癌症就好像是“死神来了”,这是我们应该建立起来的一个科学认知。

参考资料:

薄世宁:《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生活遭遇癌症,我们该如何面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xn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