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雁塔与当年诗会

雁塔与当年诗会

作者: 杏丹雪姣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06:40 被阅读0次

雁塔诗会”曾是大雁塔最辉煌的一页历史。千百年来,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诸多诗作。“雁塔诗会”之所以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篇章,首先有皇帝和朝廷官员的参与和推动。


雁塔与当年诗会 雁塔与当年诗会

雁塔题名碑

早在寺塔建成初期,时为太子的李治就率百官亲临赋诗,当上皇帝后,又亲谒慈恩寺赋诗一首:“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唐中宗时,专置修文馆,招纳文人雅士,往往随驾游宴。其中每年九月九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登高远眺,吟诗作赋。学士们则纷纷唱和,曾被编辑为四十卷诗集,广为传诵,雁塔诗会一时蔚然成风。天宝十一年(752年)秋,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今大雁塔六层悬挂有这些诗会佳作。[19]

雁塔题名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尤其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传诵千古。


雁塔与当年诗会

大雁塔俯瞰

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凡新科进士及第,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一起曲江流饮作诗品评(皇帝也必于曲江边的楼上垂帘观看),杏园探花参加国宴,然后登临大雁塔,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写在墙壁上留念,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当属白居易。他27岁一举中第,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

到了明代,长安虽已不是国都,但当地的文人学士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相携登塔,题诗留名。直到现在,大雁塔有的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前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雁塔与当年诗会

相关文章

  • 雁塔与当年诗会

    雁塔诗会”曾是大雁塔最辉煌的一页历史。千百年来,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诸多诗作。“雁塔诗会”之...

  • 【原创】七绝.西安

    雁塔关中平地起,蜿蜒秦岭秀苍茫。 长安魅力今还在,更胜当年裕汉唐。 (平水韵)

  • 雁塔

    上部分完了,试一试神策军! 雁塔圣教序 上半部分 神策军碑

  • 雁塔

  • 清越轩习字【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之一】

    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雁塔圣教序》,开始写唐高宗李治的《雁塔圣教序记》。 《雁塔圣教序》,即是《...

  • 大 雁 塔

    大 雁 塔

  • 林金宝诗词集(七绝《雁塔晨曦》)

    七绝《雁塔晨曦》 林金宝 举步瑶台雁塔红, 轻纱薄雾影朦胧。 千年旧事尘埃尽, 梦入南朝幻镜中。 (尚干雁塔...

  • 清越轩习字【临《雁塔圣教序记》之六】

    周日,继续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记》对话: 《雁塔圣教序记》节录: 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

  • 雁塔有雨

    夜雨簌簌随风而来 车马萧瑟离人归去 夜幕下的城市脉搏和缓 雁塔霓虹让雨水抢尽风头 冷气驱散了人群 街市重新变得孤独...

  • 去雁塔

    徒步穿越西安城, 直去雁塔寻佛踪。 路虽不及天竺远, 诚心可以比唐僧。 身后紧随外国人, 红发青面蓝眼唇。 众生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雁塔与当年诗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ay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