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朦胧,行走的路人渐渐变得稀少,甚至连空气都有些凝滞。只能听到雨声在淅淅沥沥的吵个不停,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匆忙,呆板,孤独,也更像那时的我,冷漠到格格不入。
作为一个没有目标,懒懒散散的学生,每天都按部就班的去学习,像一个被社会磨掉棱角的人,做着熟悉的事,却没有感觉。那样的我却害怕被点名,害怕被别人发现,总是习惯压低自己的身形,总是习惯把最普通的一面表现出来,毕竟我不是天之骄子,我不优秀,没办法去表现自己。
因此我不会去发表意见,准确的说应该是害怕被忽略,害怕那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害怕成为众矢之的。而因为害怕我就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之后还会稍稍心安[太好了,这次没我]
后来,我喜欢上了听歌,当我将音量开到最大的时候,仿佛置身其中,脑中满满的都是耳机里的歌,让我感觉不到周围的嘈杂和烦闷。
听歌时的我,安静的就像个娃娃,对外界乃至所有跟我无关的事都扔到脑后。这样的我把我推向了无边的深渊。
我害怕去独自面对别人,除了我认识的,其他人的存在对我而言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不知道我该怎么逃。
蜉蝣一生只有一个伴侣,从出生到死亡。这么渺小的生物都有值得别人敬佩的美,我也是这样,哪怕是沧海一粟,我也有我存在的价值,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那时我内心的一点温暖。
那就是聆听,一无是处的我却成为了最好的聆听者,听别人的心酸苦楚,哪怕所有的苦水我都全盘接受,这是我能为她们做的唯一一点事。陪着她们去面对一次次的郁闷和痛苦。
我怕,怕山河破碎,怕天塌地裂,怕面对现实,怕我爱的人都消失不见,怕还未丰满的羽翼被折断。因为怕,我放弃了飞翔,我逃避了家庭,我畏惧了成长。
我想走出去,走出我内心的胆怯。可我却迈不开步,总是在门前犹豫,后来这扇门关了,我也出不去了。有时候我就在想,这样也好,我本就是胆怯的人,却想去变得勇敢。
这让我渐渐走不出自己编织的牢笼,一层层,一圈圈。我想出去,却碰不到边,看不到顶。只能听到一个弱弱的声音再说[外面很大,出去看看吧]不,不要,我不要,我做不到,我出不去,怎么办,我出不去了。
如果说大雁厌恶了奔波,惧怕了飞翔,那他会怎样?如果说小鸡不愿努力去破壳,会怎样?如果说世界不去努力发展,会怎样?
会被遗忘,会摒弃。会有更优秀的雁替他飞翔,替他领略四季风景;会腐烂,还未呼吸住空气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会被代替,被手持利剑的新世界代替。
[拜托了,让我出去,好吗]我默默的在心里祈求,祈求给我一扇窗,让我找到可以出去的勇气和途径。
[为何不自己试着去创造一扇窗呢]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是啊,为何不试着自己造一扇窗呢!于是我摸干眼泪,站起来,踏出了第一步,走出去的第一步。后来我终于走到了边,看到了窗外的风景:海鸥群起追着风在飞翔;大海与蓝天紧紧相连,是纯净的色彩,像初生婴儿的瞳孔,让人忘不掉;一群嬉戏的人,开心的不在乎下一秒是喜是悲。
看着窗外的喜乐融融,我控制不住的哭了。是啊,我曾经也是这样的啊,我也这样不在乎下一秒,过得开心喜乐的啊。是何时把自己锁进去了,是何时惧怕以后了,是何时忘记了快乐的缘由了呢。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里里自己的着装,推开眼前那一扇窗,享受初生的阳光,它是多么刺眼和温暖啊。这才是我渴望的光芒,在我最惧怕的地方。
站在阳光下的我,这让我眷恋的温度让我舍不得离开。不过既然出来了,那我的阳光应该会永远这么温暖的。
我渐渐去尝试融入这个集体,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由我产生的硝烟和乌烟瘴气的过去,让它们消散吧。我会在午后醒来,备好一杯茶,靠在窗前看书,这是我惬意的时刻。然后就等着同一塌下的人醒来,一起去学习,购物。做着一切顺其自然的事,将那个自我封闭,自我保护过度的我真真正正的从虚拟的世界拉出来。感受真实的美好,去经历喜怒哀乐,去尝试长大,试着面对我所惧怕的分别。
午夜过后,阳光从地平线开始一点点升起,由淡淡的红到明亮的光,是一天的行程。而我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下一场旅行,下一个邂逅。拾起过去的心,前去一个蹒跚的小路,看看熟悉的人,吃顿熟悉的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