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丨张袁杰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话题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今天是一封来自 @敬你春风野马 的信。
明都研习社的小编:
你好。
我一名是计算机系的大一新生,刚入学半年,我就已经感觉自己被生活压迫的喘不过气了。
而这一切的压力,源自我的父母。
从小到大,我都算是一个乖孩子,对于父母的安排,我都是言听计从,可能是逆来顺受太久,所以萌生了想摆脱这一切的想法,所以考入了这所离家一千多公里的院校。
可我没想到,我爸和我妈像是约定好了一样,每天:早、中、晚、睡前,都要给我电话,不知内情的同学酸我说我活的太幸福了,因为我有着父母数不尽的关爱,可只有我才知道,我每次喊了爸妈后跑出去接听,其实是因为电话里有的只是父母数不尽的抱怨。
每天的每通电话内容其实都很固定,“吃了什么”“多少钱?怎么这么贵!”“马上干嘛去”“干嘛要去?你这不是乱花钱嘛!”话题围绕的点,永恒不变的,是“钱”。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我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父母压力很多,所以不得已监管了我的“财政”。但是,事实上,我家真不是什么贫困户。我爸妈是做汽配的,生意一直不错,家庭收入比班上很多同学家都要高不少,可是,我每个月的生活费才1500块,在如今的2019,一个普通大学生,吃、喝、交友、活动,一个月,一个人,1500元真的够吗?
上了大学后,因为父母每天对我经济和生活上的管制,我不敢跨出校门,我每顿饭都精打细算,甚至我都不敢去考虑今后谈恋爱的问题;因为父母的管制,我越来越怕和身边的人沟通,我怕他们嘲笑我,我怕被人看不起,我怕我的懦弱让所有人看见;我也越来越怕接电话,怕铃声响起的瞬间,怕他们的每一句追问。
现在的我,真的很茫然,不敢想象今后有着父母完全干涉的生活会是如何?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敬你春风野马
@敬你春风野马,你好:
看完你的来信之后,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理压力并且感同身受,你正在经历的来自家庭的“温暖”也正是许多和你同龄人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事。
当我处在青春期的时候,我的父母也会在我半夜想要出去上网的时候问我“去干嘛,怎么又去上网,和什么人一起,晚上几点回来,出门不要喝酒。”当我想要去唱K或者去蹦迪发泄一下情绪的时候,不仅是我的父母,包括我家里的长辈也会很严厉的阻止我去,仿佛在长辈们的眼里,出去玩就是不正确的,就是在鬼混。
其实是什么造成了父辈们对我们的这种掌控欲呢?
说的鸡汤一点是因为爱,直白一点就是不想让你被这个金钱时代所污染。这种偏见是根深蒂固的,一时半会也无法去解决,需要的是长期有效的沟通。
我是什么时候理解了自己父母的呢?
是在我父母问我何时结婚的时候,我赌气的说我不想结婚,我一个人生活挺好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父亲沉默良久跟我说了一句“爸爸妈妈让你去谈恋爱,去结婚,不是为了我们自己可以早点享受含饴弄孙的时光,而是想,当爸爸和妈妈离开人世之后,你回到家,看到的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房子,而是有人可以等你回来,那样才叫一个家。”
当我父亲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才发觉,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带着一种有色眼镜去理解我们的父母。
父母们不愿意给你钱,是怕你乱花,养成了奢侈的习惯;父母们不愿意你深夜出去玩,是看了媒体上的新闻,害怕你出去受到伤害;当你找工作的时候去看你在做什么,是害怕你误进不良企业...等等类似于这样的管制其实只是父母们一种以我们为中心的关怀,他们的本意不坏,更想自己的子女过好,只是他们的方式可能用错了。
我不想给你灌输什么理解父母的鸡汤,我给你的方法是,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自己的父母坐在饭桌上,和长辈们喝点酒,坦诚的说出你的想法,比如“我知道你们这样是为我好,但是你们的方法真的不对,我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也要去谈恋爱,你们这样控制我其实是对我的一种伤害而不是爱,我没办法自己去了解这个社会,没有办法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等等类似于这样有效的沟通,我觉得父母们在你讲述自己的理由时是没有办法拒绝的,最后谨记态度要好,不要一直压抑自己,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反感父母的行为,最后导致整个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明都研习社 @张熙璟
2019.3.19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所以如果不介意的话
我们也希望能看到你的故事
或是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难题与困惑
亦可匿名与我们分享
(直接后台留言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