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与现实的对照:德必有邻

《论语》与现实的对照:德必有邻

作者: 西土瓦勇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08:17 被阅读48次

《论语·子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邻居可以选择,邻国不能选择。‘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

分析:“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我们也许因此反问自己: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然而,我们今天来理解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就是说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本是孔子对个人立德的价值和作用的说明,但习主席将这一思想由个体立德扩展到国家关系上,提出“以德为邻”的周边外交新理念,赋予了这一古老格言新的寓意。同时也在提醒日本右翼政客应该以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对待邻国。

相关文章

  • 《论语》与现实的对照:德必有邻

    《论语·子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0...

  • 德不孤 必有邻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德不孤,必有邻:有品德的人,必有...

  • “德不孤,必有邻”新解

    “德不孤,必有邻”新解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

  •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弟子问孔子:「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孔子回答道:「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

  • 《论语》里仁篇25/26

    2021.11.0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

  • 有德行 不孤单

    《论语》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他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 ...

  • 《论语》与现实的对照: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倘若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

  • 《论语·里仁第四》25:德有邻,不孤

    《论语·里仁第四》25:德有邻,不孤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中国人的书,越读的透彻,便越是佩服那些往圣先贤。...

  • 论语经典语录

    论语经典名句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 每天读论语-90

    读论语-90 原文(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有德行的人不孤单,一定有人与他相处。 小感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与现实的对照:德必有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lb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