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书法家蔡邕《笔论》:“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蔡邕这话说的是,书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你写下的字要看起来有灵性,而不是一堆笔划堆在那里毫无感觉,这种灵性,包括从书法字迹里感受到与行为相类似,比如行坐卧往来等,也可以感受到与情感相类似,比如愁喜等,也可以感觉到与物质世界相类似,比如剑戈弓矢水火云雾日月等等,写出来的字能够让人有如此多的感觉,那才能称得上是书法!
清代名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论书法:“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
书法,不就是形状的学问嘛,有了形状就有气势!书法其实就是通过文字符号的形状展现某种气势的学问嘛!
宋代大文豪、大书法家苏轼《东坡题跋》论书法:“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
苏轼的书法观是以不完美为完美的,认为书法作品怎么写都不可能完美,正是不完美的书法才是真实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另类的完美。墨迹从笔端泄在纸上,留下的肯定是有形的,而不是无形的,凡是有形的事物肯定是有弊端的。
实际上,我们的日常生活,看见山川日月,体验行住坐卧,感受喜怒哀乐,这种种体验里面,肯定有一定的形状寄托,也就是看见某种形状的时候就产生相应的意象,而书法其实就有这种人类日常生活的潜在意象在里面,你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看着字迹的形状,你会产生怎样的情感体验呢,这跟你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生活的体验具有类比性!












网友评论